來源 山課
件 w w K
j.Co M
第一單元:因數與倍數
數的世界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lián)系乘法認識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2、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不同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這個目標能當堂達到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2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P2頁的內容,看圖看字,重點看綠底色部分的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1、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兩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1、什么叫因數和倍數?舉例說明。
2、怎樣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因數和倍數各有什么特點?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1、 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地自學。
2、 做一做:
過渡語:(4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3頁說一說和找一找
要求:
1、認真審題 細心做題
2、坐姿端正 仔細檢查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堂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發(fā)現(xiàn)堂上同學做的有錯,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時用黃色粉筆。
2、討論(議一議):
過渡語:你們積極思考真是好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哪種結果是對的,比誰最肯動腦筋,發(fā)言最積極。
追問1:認為100的因數寫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2: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幾?最大的因數是幾?
小結: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追問3:認為7的倍數寫對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4: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幾?有最大倍數嗎?
小結: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5、拓展練習:
過渡:下面咱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下面習題,比誰發(fā)言最積極。
找出18的因數和倍數
六、全課: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3頁練一練1、2題
選做題:3題
八、板書設計
數的世界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
1、掌握2、5倍數的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
2、理解奇數和偶數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數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特征》。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4到5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P4-5頁的內容,看圖看字并填空,重點看綠底色部分的內容,
1、識記奇數和偶數的意義。
2、思考:2和5的倍數的特征是什么?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1、 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地自學。
2、 做一做:
過渡語:(4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4頁試一試
要求:
1、認真審題 細心做題
2、坐姿端正 仔細檢查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堂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發(fā)現(xiàn)堂上同學做的有錯,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時用黃色粉筆。
2、討論(議一議):
過渡語:你們都是好樣的,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言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哪種結果是對的,比誰最肯動腦筋,發(fā)言最積極。
追問1:認為偶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2:最小的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偶數?
小結:在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最小的偶數是0,沒有最大偶數。
追問3:認為奇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4:最小的奇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奇數?
小結:在自然數中,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最小的奇數是1,沒有最大的奇數。
追問5:認為2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認為5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結:個位上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追問6:認為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小結: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的數。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5、拓展練習:
一個四位數是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數,這個數可以是:( )
(2)要使它是5的倍數,這個數可以是:( )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數2.又含有因數5的數:( )
六、全課: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5頁練一練連:1、2題
選做題:5頁《數學游戲》相關練習
八、板書設計
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的特征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
1、掌握2、5倍數的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
2、理解奇數和偶數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數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特征》。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4到5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P4-5頁的內容,看圖看字并填空,重點看綠底色部分的內容,
1、識記奇數和偶數的意義。
2、思考:2和5的倍數的特征是什么?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1、 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地自學。
2、 做一做:
過渡語:(4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4頁試一試
要求:
1、認真審題 細心做題
2、坐姿端正 仔細檢查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堂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發(fā)現(xiàn)堂上同學做的有錯,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時用黃色粉筆。
2、討論(議一議):
過渡語:你們都是好樣的,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言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哪種結果是對的,比誰最肯動腦筋,發(fā)言最積極。
追問1:認為偶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2:最小的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偶數?
小結:在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最小的偶數是0,沒有最大偶數。
追問3:認為奇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追問4:最小的奇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奇數?
小結:在自然數中,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最小的奇數是1,沒有最大的奇數。
追問5:認為2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認為5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結:個位上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追問6:認為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找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小結: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的數。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5、拓展練習:
一個四位數是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數,這個數可以是:( )
(2)要使它是5的倍數,這個數可以是:( )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數2.又含有因數5的數:( )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5頁練一練連:1、2題
選做題:5頁《數學游戲》相關練習
九、板書設計
探索活動(一)-----2、5的倍數的特征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3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
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能熟練地判斷出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上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2、5倍數的特征,那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3的倍數的特征》。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6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幫助咱們自學。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自學指導:認真看6頁的內容,看圖看字重點看綠底色部分的內容,思考:
1、 3的倍數的個位上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呢?
2、 識記3的倍數的特征。
(5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地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4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第7 頁“試一試”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堂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發(fā)現(xiàn)堂上同學做的有錯,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時用黃色粉筆。
2、討論(議一議):
過渡語:你們檢查的真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哪種結果是對的,看誰回答的最精彩。
追問1:認為3的倍數寫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小結:一個數各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追問2:認為第2題寫對的請舉手?為什么?
小結:既是2和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三位數是(120)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5、拓展練習:
在下面的( )里填上數字,使這個數是3的倍數。
18()2 ( )174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7頁練一練:1、2題
選做題:7頁練一練:3題
八、板書設計
探索活動(二)----3的倍數的特征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找因數
教學內容:教材P8-P9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培養(yǎng)有條理的思考習慣。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你能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嗎?有幾種拼法?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找因數》。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目標,生齊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8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幫助咱們自學吧!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第8頁的內容,看圖看字并畫圖,重點看綠底色部分的內容
拼(畫)圖:思考:1、用12個小正方形自由拼(畫)長方形,有幾種拼法?找到了12的哪些因數?
2、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12 的因數?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地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5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比缛糠畔,講述:下面老師來
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第8頁試一試:
要求:
1、認真審題,細心做題。
2、坐姿端正,仔細檢查。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黑板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黑板補充,
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是用黃色粉筆。
2、討論:
過渡語:大家肯動腦,幫助更正,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哪種結果是對的,比誰最肯動腦筋,
發(fā)言最積極.
追問1:你認為這幾名同學誰畫找得對?為什么?
追問2:若對讓學生說說找的方法?
追問3:若錯讓學生說說錯在哪?
小結: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地找,兩個因數相同的取一個。這樣有順序地給一個數找因數,
好處就是不重復、不漏找。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5、拓展練習:
P9頁練一練1、3題。
六、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P9頁練一練4、5題
選做題:配套練習
八、板書設計:
找因數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數有:1、2、3、4、6、12.
《找質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P10——11頁的拼一拼、探索活動。
學習目標:
1、 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質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2、 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或合數。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12個同樣大的小正方形。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嘗試過“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找出1——12各個數的全部因數。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12個小正方形學習《找質數》。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請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生默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目標么?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10頁,認真讀讀自學指導,讓它幫助我們自學吧。(投影出示,指名讀)
認真自學課本第10頁例題: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三個長方形。重點觀察拼圖與對應的表格中的數據關系。
1、看例題思考:小正方形個數、拼成的長方形的種數與小正方形個數的因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4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似的題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觀察得認真,善于動腦思考,自學效果更好!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認真的看書。
2、做一做:
過渡語:(4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師述:現(xiàn)在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請完成第10頁練習,
要求:
1、可以借助學具拼一拼,找出2——11各個數的全部因數,將結果填入表格。
2、坐姿端正,細心做題。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部做完后,投影展示答案)請大家一起觀察答案,如果有不同答案,可舉手補充,如果發(fā)現(xiàn)展示答案有錯誤,可用紅筆訂正。
2、討論1(議一議)
過渡語:大家肯動腦,積極發(fā)言,很好。下面我們討論一下:觀察左表中的因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分析)
小結:將2——12各數分為兩類,說出特點。
質數: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個數叫質數。
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討論2:怎樣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利用前面學過的知識以及找一些特殊的規(guī)律)
3、改正自己書中的錯誤,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4、拓展練習
1 10 12 37 54 417 23 398 25
是質數的有__________
是合數的有__________
六、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探索活動)
過渡語:11頁第1題我們所用的方法也叫“篩法”,同學們可以試著記一記這些常用質數。
必做題:11頁1、2
選做題:11頁2(3)
八、板書設計
找質數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個數叫質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先學后教——《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上冊數學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fā)現(xiàn)數的奇偶性規(guī)律,并運用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用具: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我們已經認識了奇數、偶數,那么奇數、偶數有哪些變化規(guī)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奇偶性(板書課題)。
二、揭示目標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投影,生齊讀)。
過渡:要達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還要靠大家認真自學,怎樣自學呢?請看自學指導。
三、自學指導
1、認真看課本第14頁的活動一,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回答2個小問題,并思考:
(1)擺渡奇數次后,船在___岸?
(2)擺渡偶數次后,船在___岸?
2、仔細閱讀14頁試一試內容,探究杯口的方向,完成填空題目。
3、觀察活動2中圓形、正方形里的數有什么特點,猜測:從圓中任意取出兩個數相加,和是什么數?從正方形中任意取出兩個數相加,和是什么數?
5分鐘后比誰回答得最準確。
四、先學
過渡:現(xiàn)在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
1、看一看:
生看書自學,師用眼觀察督促學生緊張自學。
過渡:看完的請舉手,指名(后進生)說活動一、14頁試一試答案。(錯了讓其他同學更正)
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自學的效果怎么樣?
2、做一做:(課本第15頁的第2、3、4題)
(1)指3名后進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寫書上。
( 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搜集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第二次備課,以備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寫完的同學檢查,檢查完了以后觀察堂上板演的內容,有不同意見的請舉手,上堂更正。(用紅粉筆把出錯的部分用斜線劃掉,在旁邊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堂上板演的內容。
2、議一議:
(1)偶數+偶數=?數 奇數+奇數=?數
(2)分別從圓和正方形中各取一個數相加,和是什么數?
(3)任意寫出一個奇數、一個偶數,它們的和是什么數?
一個奇數加一個偶數有什么規(guī)律?
六、當堂訓練
過渡:今天的知識你學會了嗎?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完成幾道練習題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1、完成數學書P15第(7)題。
2、皮皮和牛牛在練習打球呢,皮皮先來,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這,那打到第20次時球在哪邊?
3、15個蘋果兩個小朋友分,若每個小朋友都分得奇數,能分嗎?為什么?
4、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轉2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杯口全部朝下,為什么?
七、板書設計
數的奇偶性
畫圖法 列表法 偶數+偶數=偶數
初始位置 與奇數次相對 奇數+奇數=偶數
與偶數次相同 偶數+奇數=奇數
比較圖形的面積
教數內容:
教材p16-p17
學習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具:
多媒體、方格紙、 直尺、各種平面圖形的硬紙板、七巧板等
一、板書課題
任意拿出兩個圖形紙板,說說哪個面積大?哪個面積小?讓學生進行直觀判斷。如果兩個形狀不同,大小很難區(qū)分時,你有什么辦法?——揭示課題:我們今天來探討圖形面積的比較。
二、揭示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三、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6頁,邊看邊動手畫一畫、寫一寫。
看20頁,思考:如何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分鐘后,比誰會做雨例題類似的題。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
2、做一做
講述: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第17頁練一練1
五、后教:
1、更正
請大家思考匯報的同學說的答案,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補充或認為這位同學說錯,也可以訂正。
2、討論(議一議)
追問1:你認為這兩個同學誰說的對?為什么?
追問2:若對讓學生說說方法?
追問3:若錯讓學生說說錯在哪?
小結
3、拓展訓練
練一練2、3、4
六、全堂訓練(練一練)
七、板書設計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教數內容:
教材p18-p19
學習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教具:
多媒體、方格紙、 直尺、七巧板等
一、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第18頁主題圖,地毯上藍色的面積有多大?——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地毯上的面積”
二、揭示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三、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8頁,邊看邊動手畫一畫、寫一寫。
思考:如何借助方格紙,地毯上藍色的面積有多大?;通過交流,知道地毯上圖形面積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分鐘后,比誰會做雨例題類似的題。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
2、做一做
講述: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第19頁練一練1
五、后教:
1、更正
請大家思考匯報的同學說的答案,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補充或認為這位同學說錯,也可以訂正。
2、討論(議一議)
追問1:你認為這兩個同學誰說的對?為什么?
追問2:若對讓學生說說方法?
追問3:若錯讓學生說說錯在哪?
小結
3、拓展訓練
練一練2、3、
六、全堂訓練(練一練)
七、板書設計
動手做
教數內容:
教材p20-p22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平行四邊、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
3.能在放格紙上畫出制定低和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
教具:
多媒體、三角板、平行四邊形紙板
一、板書課題
同學們,用這塊平行四邊形的紙板做一個竟可能大是長方形桌面。該從哪里剪開呢?
二、揭示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平行四邊、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3
3、能在放格紙上畫出制定低和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
三、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20頁,21頁試一試,邊看邊動手畫一畫、寫一寫。
看20頁認一認,認識平行四邊、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
看21頁試一試2:思考如何用三角板畫出三角形的高。
5分鐘后,比誰會做雨例題類似的題。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
2、做一做
講述: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
第21頁試一試1、練一練1
五、后教:
1、更正
請大家觀察堂上同學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發(fā)現(xiàn)堂上同學做的有錯,也可以上來訂正,訂正時用彩色粉筆。
2、討論(議一議)
追問1:你認為這兩個同學誰做的對?為什么?
追問2:若對讓學生說說做的方法?
追問3:若錯讓學生說說錯在哪?
小結
3、拓展訓練
練一練2、3
六、全堂訓練(練一練)
七、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
學習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準備13個底邊長5高為4的平行四邊形和13個長5寬4的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揭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本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課件出示: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大家有信心實現(xiàn)目標嗎?很好!
二、出示自學指導:
請大家看自學指導:認真看書上23-24頁內容。
1、數一數,填一填,小組間談談你的發(fā)現(xiàn)。
2、按照書上23頁的方法步驟,以小組為單位剪一剪,拼一拼。
2、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同時思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
6分鐘后,比一比誰能正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信你一定行!
看完的同學請舉手:好!
那么現(xiàn)在呢,大家就按照這個自學指導來認真的學習,我們要比一比誰學的最認真,誰學的最好,現(xiàn)在自學競賽開始。
三、先學
1、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督促每個學生都能認真自學。
2、檢測學生自學效果(一)。
師:自學時間到,誰來接受一下挑戰(zhàn),
出示檢測題(一):
(1)、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____。
(2)、拼成的長方形的寬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高____。
(3)、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
(4)、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
好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檢測你們的學習情況,比一比哪個小組自學的最好。
抽小組代表回答填空,其它小組更正補充,
小結(課件展示):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剛才同學們做的很好,現(xiàn)在還有一個挑戰(zhàn),用你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下實際問題,誰來接受一下挑戰(zhàn)。
出示檢測題(二)
課件出示:
再抽3名學生上前做題,其它學生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搜集學生檢測中出現(xiàn)的錯誤。
四、后教
1、學生自由更正
在學生完成檢測后,看黑板上學生的板演,注意做題的步驟,如發(fā)現(xiàn)錯誤和有不同見解的同學請舉手,上臺更正。
更正完后,再問學生,還有問題嗎?如有請舉手,再更正。
2、討論歸納
(1)、看黑板上這三名同學的板演和剛才更正的板演。
(2)、先看第一個,對嗎?錯的理由是什么?你同意這名同學的更正嗎?請舉手。指名答后問學生同意他的說法嗎?
問:做題的步驟是什么?第一步寫什么?其中的a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s呢?
板書:寫公式—代入數—計算寫單位。
(3)、再看看第二、三個,對嗎?錯的理由是什么?你同意這名同學的更正嗎?指名答后問學生同意他的說法嗎?
小結:面積公式當中的底和高必須是相對應的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你都懂了嗎?
五、當堂訓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yè)吧,有信心全對的同學請舉手。
必做題:數學書P24練一練1、2題。
板書設計:
平等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三角形的面積
唐家房鎮(zhèn)小學中心校 唐堂
教學內容:
教材P25-26的三角形的面積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經歷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老師手中拿的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生: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索三角形的面積。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生默讀),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第25頁,我們讓自學指導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投影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第20頁上面的圖示內容,看圖看字并填空,重點看方框部分的內容。
1、思考: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能否求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思考:與原來的三角形面積有什么關系?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5分鐘后,我們比比誰做得快,做得準。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在緊張地學,只學5分鐘左右,
2、做一做:
過渡語:下面老師就來看看同學們自學的效果。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關注學困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
五、后教
1、更正:
同桌小組之間互相訂正。
2、議一議:
選擇兩名學生上前板演自己得出三角形面積公式。
讓學生起來說說三角形的公式是怎樣得到的,在學生說的過程中,互相補充。
3、小結:
(1)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另外兩副三角形來拼,由此證明任何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平成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相同,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與三角形的高相同。
(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面積的兩倍,所以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
三角形的面積 =底×高÷2.
4、拓展練習:
(1)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
(2)已知三角形的面積是25平方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哪些知識?
七、當堂訓練:
完成教材第26頁練一練1、2、3題。
八、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教學內容:梯形的面積(教材第88~89頁) 舊堡小學 夏亞玲
學習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梯形的面積好嗎?(生:好)教師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讀),同學們有信心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7頁,看一看
思考:1、怎樣把梯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
2、轉化后的圖形和梯形有什么關系?
3、梯形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7分鐘后比一比看誰的發(fā)現(xiàn)最多。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先獨立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名同學都在緊張的自學。
2、做一做
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請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轉化后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3、想一想
梯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五、后教
(1)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拼的?
學生演示: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重疊,逆轉180度,向上平移,然后重合
強調:“重合、旋轉、平移”。
(2)師“拼完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何關系?
學生聯(lián)系圖形說明。
明確:梯形的面積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梯形的高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梯形的上、下底的和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
(3)總結公式?
形成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 × 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 =( a + b ) h ÷ 2
師:為什么要除以2?
明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五、當堂檢測
1、填空。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由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 )組成,所以梯形的面積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
(2)一個梯形的上底是3.8m,下底是8m,高是2.5m,面積是( )。
(3)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為20,高為7,則該梯形的面積為( )。
(4)一個梯形的面積是24平方米,它的上底下底的和為12米,則該梯形的高位( )
2、判斷。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比梯形面積大。 ( )
(2)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3)梯形的面積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5)兩個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3、一塊梯形的麥田,上底是45米,下底是55米,高是76米。平均每平方米產小麥0.45千克,這塊麥田共收小麥多少千克?
4、梯形的上底是3.8厘米,高是4厘米,已知它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
5、一個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來源 山課
件 w w K
j.Co M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7802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