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教案(新北師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shù)學教案 來源: 網(wǎng)絡

源山 課

第七單元 :分一分與除法
課題分物游戲
目標
1、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的活動,體會在分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著重理解“平均分”,為學習除法打下基礎。
2、注重學生進行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經(jīng)歷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會將物體平均分。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多種分法的操作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每人20個圓片或者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談話: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倆人合作摘了8個桃子,回來后,開始分桃子。
2.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1.同學們幫他們想一想,8個桃子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幾個好呢?(猴哥哥吃幾個?猴弟弟吃幾個?)
2.磁性黑板并貼上8個桃子圖片。
師聽匯報后根據(jù)學生說的板書:
3.評價:同學們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們分東西時常會碰到分得一
樣多和不一樣多的事物。剛才分的這幾種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最公平呢? 板書:同樣多
4.請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指導。
5.出示“小貓分魚”,要求分得同樣多,
6.出示小狗分骨頭,老師相機指導,平均分=分的同樣多.
三、體驗感悟
1、師問: 一個奧運會標志須要幾個圓環(huán)。這些圓環(huán)可以拼幾個五環(huán)?
2.師出示 8本本子獎給近階段表現(xiàn)好的同學4位,第二次9本本子獎給上課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的同學(4名)請全班同學幫老師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幾本?還剩幾本?
針對(2)題,問:剩下的1本還能不能再分?
四、實踐應用
1.試一試第5題,飛走了一半后,還剩幾只? 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幾只,這里的一半是幾只,還剩的一半是 幾只。
2.下課后,請同學們
細心觀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說一說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題分蘋果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2、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分一分的活動中。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進一步領會等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2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談話:淘氣家里來客人啦,媽媽拿出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
2.板書
二、問題探究
1.出示12個蘋果圖片和4個盤子圖片貼在磁力板上。
2.問:看到了什么,能幫淘氣分一分嗎?
3.老師收走盤子,問:現(xiàn)在沒有盤子了,還可以怎樣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呢?
A老師巡視,指導。
B老師邊聽匯報邊板書:
12個蘋果,每個盤放()個,需要()個盤子。
三、體驗感悟
嘗試第1題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基本練習
試一試第2題,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四、實踐應用
試一試第4題
1.出示做操圖
2.還可以怎樣排?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分糖果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使學生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而且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的學習中,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除法的意義
難點: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黃豆一杯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參加生日聚會,喚起“主角”的意識。
一上課,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嗎?” 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訴他們:“今天呀,是老師的生日!”接著說:“我買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參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們稍微安靜,我就為難地說:“可是老師今天太忙了,你們能不能幫幫老師?老師想擺六桌,你們能不能幫我把這些好吃的東西(同時在電視上出現(xiàn)這些小吃的數(shù)量:柑桔42個、果凍34個、花生95顆、糖果100顆、板栗49個、餅干72塊)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課題“分食品”。接著,我讓他們小組自由選擇想幫老師分的東西,小組長到講臺前領取要分的物品。
二、問題探究
1、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要求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該如何將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請一個小朋友來分,小組長做好記錄,看哪一組分得又好,又快。 學生開始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分一分。分完后,進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讓各個小組長匯報小組分的情況,并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分。要鼓勵學生分法的多樣化,并評價哪個小組做的較好。
三、體驗感悟
講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張桌子上都擺了黃豆,是不是有點奇怪吧?我們老家有個習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黃豆。所以我為大家準備了黃豆。在吃黃豆之前,我拿黃豆來跟大家玩?zhèn)游戲,好嗎?
玩游戲之前,跟學生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小組內(nèi)派個小朋友抓一把黃豆,然后拿這一把黃豆來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還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還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幾份,就再得幾分;看哪一組得分最高。
學生開始活動。完成后將他們的分數(shù)打在準備好的表格里,在電視機里呈現(xiàn)出來。都做完后,讓學生根據(jù)打出來的分數(shù),判斷哪一組獲勝,然后給獲勝組獎勵。
四、實踐應用
五、小結
講述:在老師的生日Party上,玩的開心嗎?
然后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今天學到了什么?是怎樣學到的?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分香蕉
教學目標
1、結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jīng)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稱。
3、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的具體過程。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
難點:在具體環(huán)境中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深體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 你們知道小猴子喜歡吃什么嗎?出示智慧老人畫面以及掛圖 誰能把這幅圖意說給大家聽.
2.板書
二、問題探究
1、通過看圖,同學們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學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談話: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除法的運算符號是÷讀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樣列式?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嗎?)
3、講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體驗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圖片,讓學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組織學生匯報,并說出算式表示的意義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習二1,2,3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練習五
教學目標
1、能在活動中正確體會理解除法的含義。
2、提高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
3、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在活動中正確體會理解除法的含義。
難點:提高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動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書P40第1、2題。
1、學生獨立動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組討論。
3、集體交流、匯報。
書P40第3、4、5題
1、學生集體讀題,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
2、學生獨立完成。
3、分組討論。
4、集體交流、匯報: 為什么這樣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知識應用:數(shù)學故事
學生根據(jù)書中三幅圖的意思,編數(shù)學故事。 先讓學生說一說故事的情節(jié),在解決除法問題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小組活動:看算式編故事
1、讓學生看算式,再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編故事。進一步溝通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除法問題。
2、組內(nèi)交流;
3、集體匯報。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小熊開店
教學目標
1、 初步體會除法運算與生活世紀的密切關系.
2 、學會用2到5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感受用乘法解決除法的簡便性.
3 、體會乘法,除法的互逆關系.
4 、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數(shù)學模型.
難點:拓展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認識和運用的空間.
教學準備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師: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鞭炮的聲音。
師:對了,愛睡覺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別早,原來阿!小熊開的店今天開張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來為他的新店開張來祝賀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電腦出示課件主題,板書:小熊開店
小熊請我們進去了,我們來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東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說說(電腦出示課本主題圖)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二、問題探究
小猴想買4輛坦克送給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總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錢。這下可把小熊給難住了,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熊嗎?
1、算一算:買4輛坦克要多少錢?
1)獨立思考
2)獨立列式
3)交流匯報
4)匯報: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買多少輛坦克?
1)獨立思考
2)獨立列式
3)交流匯報
4)匯報:20÷5=4
3、深入探討:20÷5還可以怎樣計算呢?
獨立思考,個人匯報 小猴,小狗都買到了坦克,他們可高興了,你們高興嗎?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在4*5=? 20/4=5 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體驗感悟
1、老師的問題
現(xiàn)在老師有個問題,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錢,如果要買鉛筆盒,可以買多少個?買皮球呢?
1)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2)學生反饋
3)將答案寫到書上
4)解決“買什么東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導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2、學生的問題
互動活動:小組內(nèi)提問、解答,說說所用的口訣
四、實踐應用
1、 試一試(提醒大家邊想口訣邊計算)
1)獨立嘗試
2)交流,說說所用的口訣
2、 練一連
1)小鳥回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
2)螞蟻搬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說說所用的口訣
3)動物搬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比比看,那個隊做得快!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快樂的動物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體會“倍”的意義。能動手操作找出“倍”的數(shù)量關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學生掌握“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倍”的含義,知道“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難點:知道“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教學準備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談話引入,老師想帶大家去參加一個快樂的動物聚會,好不好?
(板書課題,播放課件)
二、問題探究
師:同學們,參加聚會的都有哪些小動物呀?數(shù)數(shù)看,它們各有多少只?
師:如果老師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鴨的只數(shù),(邊說邊貼動物圖像)誰能告訴老師,我應該怎樣貼呢?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圍棋子,也象老師這樣代替小猴和小鴨的只數(shù)擺在你的課桌上,能擺好嗎?
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根據(jù)我們擺的情況,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
大家說的都很好,小鴨的只數(shù)是6,(板書6)
小猴的只數(shù)是3(板書3)
6里面有幾個3呀?6里面有2個3,(邊說邊圈)
我們就說6是3的2倍,也就是說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2倍。(邊說邊板書)
生:6是3的幾倍,我們可以用除法來算,6÷3=2(板“倍”不是單位名稱,
所以2后面就不用寫“倍”字了。
師:如果又來了3只小鴨,(加3個磁扣,請小朋友也加3個圍棋子),誰
知道現(xiàn)在誰是誰的幾倍?為什么?
學生嘗試練習,進行討論,再集體匯報,教師講解:
現(xiàn)在小鴨是9只,小猴是3只,(板書9),9里面有幾個3呢?
9里面有3個3,我們就說9是3的3倍,也就是說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師:如果要同學們像這樣也列個除法算式來求9是3的幾倍,誰會?
(把6÷3=2改成9÷3=3)
三、體驗感悟
1、請同學們用剛剛學到的倍數(shù)知識想一想,根據(jù)這四種小動物的只數(shù),除了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2倍,還能找到其它的倍數(shù)問題嗎?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可以擺一擺,算一算,然后在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答題紙上做好記錄。
3、匯報、交流:根據(jù)學生填的情況,請小組派代表上臺來做小老師。講解小鴨數(shù)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 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實踐應用
1、課件演示:其實今天來參加這個快樂的聚會的小動物還有很多呢,看看還來了誰吧!書上P47練習題。(小貓,小老鼠)
2、嘗試解決問題,把你的算式寫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嗎?
集體訂正,在電腦上操作。
3、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呢。ǔ鍪竞唑眩 集體訂正,在電腦上操作。
4、出示在這個聚會上,還有我們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誰吧。ǔ鍪咎詺,機靈狗比身高的圖)
師: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嗎?他們碰到難題了,你們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難題嗎?
打開書P47,小組討論一下,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把書上的空填好。
集體訂正,教師重點講解(電腦上操作課件)。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數(shù)問題嗎?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呀?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花園
教學目標
1、結合全體情境,提出并解決與“倍”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問題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倍”與乘、除法運算的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看圖收集信息、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引導學生看圖同學們,你們經(jīng)常到花園去玩嗎?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幅圖,圖畫上是花園的一角,這里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看誰發(fā)現(xiàn)的多。
二、問題探究
1.理解圖意: 出示掛圖讓學生自己看圖,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2.提出問題: 同學們看懂圖意了嗎?根據(jù)圖一提問題適時鼓勵
3.解決問題
三、體驗感悟
出示試一試1題:讓學生理解圖意,自己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
出示2題:笑臉是哭臉的2倍 填寫
2題:先數(shù)一數(shù)在提問
3題:讓學生收集正確信息,提出問題并解答
請畫出笑臉 訂正結果: 4×2=8(個)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1,2,3題
1題:讓學生自己估計,測量。
五、小結
你在本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課題練習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表內(nèi)乘除法。
2、提高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表內(nèi)乘除法
難點:提高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
P75第1題 看誰算的又快又對。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二、連一連:
P75第2題:
連一連:這題有多余的信息。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三、填一填:
P75第3題 讓學生認真看清題意,獨立填表,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四、看圖列式計算:
P75第4題 學生觀察圖意,獨立思考算法,再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五、根據(jù)要求列式: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集體匯報。
第5題的第3小題是一個開放題!30元可以買什么?”
有兩種理解:30元可以全部花完,也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
六、知識應用:
P76第6題
通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再集體交流。
七、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76、77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848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