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小技巧之“每20分鐘更換一次科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處:《我是天才優(yōu)等生》

  頭腦也需要攝取身體所需那樣的營養(yǎng)。

  大腦和肌肉一樣,每次使用都有極限。

  “不吃苦,事難成”這是20年前美國教育的基本思想。在街頭巷尾,在城鎮(zhèn)山鄉(xiāng),在廉價的室內(nèi)體育館,到處都可以看到為社會底層的人而寫的標語:No Pain No Gain。我國也有“忍耐是苦的,結果是甜的”這樣的警句。

  美國和德國的醫(yī)學界批判了過去20多年來一直支配教育理念的這種想法。所謂“痛苦”就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通知你身體不適的信號。對痛苦忍耐多了,只會遲鈍神經(jīng),不會治療痛苦。我們的身體最明白這一點了。

  據(jù)說,大腦也一樣。大腦和身體都要攝取營養(yǎng)。大腦如同肌肉,都有使用一次的極限。

  有人做了一次實驗。一個人閱讀100頁的書,頭十頁的內(nèi)容幾乎所有的人都記得很清楚,最后的10頁誰也記不清是什么內(nèi)容。在多數(shù)情況下,即使有人記住了,那也是扭曲的記憶,

  要想學習音樂,首先要在“聽”字上下功夫。一邊要仔細聽取每一個細節(jié),一邊要注意分析每一個音符、音調、音色、節(jié)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這就需要精力的高度集中。怎樣才能做到精力的高度集中呢?五分鐘集中,五分鐘完全休息,才能達到極大限度地提高集中精力的效果。要做到一般的集中,則需要每50分鐘休息一次,一次休息10分鐘;蛘哌@10分鐘做一些毫不相干的別的事情,讓緊張的神經(jīng)松弛一下。若不然,大腦就會因過度的疲勞而停止轉動,什么信息也理解不了,什么信息也記不住,什么信息也處理不了,最終身體會因為疲勞而感到痛苦,于是發(fā)出休息的信號。連續(xù)學習三、四個小時的學生伸懶腰打哈欠的原因就在這里。

  身體要休息,大腦也要休息。要想使大腦長期有效地運轉,必須讓它有規(guī)律地休息。有的人擅長于跑馬拉松,有的人則擅長于跑1000米。學習也一樣,有的學生只能堅持5分鐘,有的學生則能堅持較長的時間。但是再優(yōu)秀的馬拉松運動員也不能天天跑馬拉松。跑一千米也一樣,如果連續(xù)跑,第二次、第三次的速度肯定會逐漸減慢。

  學習也一樣,盲目地持續(xù)很長的時間,只能使學習變得痛苦而不會有任何效果。不必要因為只能堅持短時間而感到灰心。堅持短時間記憶的人,多數(shù)都是能夠高度集中具有嚴密邏輯的人。這些人一旦巧妙地利用高度集中的時間,就會取得出人預料的巨大效果。

  只要掌握學得有趣的學習方法,集中精力的時間就會變得越來越長,這樣,你的學習就能張弛有度游刃有余。把字句章節(jié)變?yōu)橛袡C聯(lián)系的模塊,成片成塊地理解,不慌不忙地循序漸進。只要每天堅持5分鐘,日積月累會收到相當可觀的效果。

  “精神別溜號!”這句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之前首先定時間,然后在這個時間內(nèi)學習一門課程。新的醫(yī)學理論證明,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非效率性的、只能是累人的方法。

  我從高二開始改變了學習方法。一門課只學20分鐘,然后轉到與這門課截然不同的課學習,而后又回到原來的課學習。例如,先用左腦學20分鐘數(shù)學,緊接著用右腦學習20分鐘語文,讓左右腦均衡地運轉,以提高學習效率。我發(fā)現(xiàn)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我曾觀察過美國紐約大學的學生。他們啃著教科書和模擬試題,一直熬到凌晨2點。他們似乎很用功,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精神并沒有集中到學習上。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學生感到疲倦,是因為只學習會計學、市場統(tǒng)計學、營銷實例等,只使用一種數(shù)學功能的頭腦,不讓他休息的緣故。

  掌握了學習技術以后,彈鋼琴就成了我的業(yè)余愛好。我經(jīng)常把幾本小說或詩集放在身旁。學習數(shù)學性課程的時候,每隔20分鐘就輪換著看這些書或彈鋼琴,讓左右大腦均衡運動,充分發(fā)揮其功能。

  我還買了的錄音磁帶,與別的課交替學習。過去,我覺得英語很難,苦苦地學了幾年,效果還是不怎么理想。自從掌握了學習技術以后,法語和德語只學了6個月,但是上街還能和法國人、德國人流利地對話。

  我并沒有死抱著法語和德語學習。有一位同學學習俄語,覺得俄語很難。自從運用了我的學習技術以后,他的俄語水平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長進。只要掌握這種學習方法,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大腦的作用,讓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使成績得到迅速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134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