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人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后得出結論:人們在中學和大學課程中所“學到的”概念。有60%在2年之內(nèi)就被遺忘。當然,事物總有兩面性,遺忘也是這樣。假如我們接受的信息一點也不遺忘的話,那么,我們的頭腦就會被各種各樣的瑣碎小事所充斥,難以提取我們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盡管心理學家們提出了種種遺忘理論,但每一種遺忘理論都既有贊同者也有批評者?磥,每一種遺忘理論在解釋某一種現(xiàn)象時是有道理的,但用來說明另一種現(xiàn)象時就發(fā)生了困難。所以,對遺忘現(xiàn)象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為了使讀者對此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不為某種理論所局限,這里我們介紹幾種比較有影響的、有代表性的遺忘理論。1.消退理論根據(jù)消退理論的解釋,大腦中的記憶痕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退。這種理論假定:學習會改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復述信息,否則這種信息就會逐漸衰退,最終完全消失。據(jù)認為,這一過程就像拍照后印出來的相片一樣,隨著時間的延長,相片會逐漸變黃而模糊不清。現(xiàn)在也有人把這種遺忘理論稱之為“漸退理論”,即認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從記憶中失去。
事實上,這種理論在30年代初就開始遭到一些心理學家的懷疑。因為研究表明,一個人在保持信息期間(即在學習之后、測驗之前這一段時間內(nèi))參與各種活動,會對記憶有一定影響。心理學家還發(fā)現(xiàn),人們醒著的時候失去的信息,比睡著的時候失去的信息更多些。顯然,只把時間的推移或不定期使用信息作為遺忘的真正原因是不充分的。這種所謂的“睡眠效應”成了下面要介紹的遺忘干擾理論的依據(jù)。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又開始重新評價消退理論,認為對遺忘的討論,最終仍須回到消退理論或漸退理論上來,因為遺忘干擾理論或其他遺忘理論,都沒有解決因時間推移而產(chǎn)生遺忘的問題。例如,實驗結果表明,即便在沒有前攝干擾或倒攝干擾的情況下,遺忘也還是在發(fā)生的。2.干擾理論干擾理論認為,隨著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輸入、歸類,提取線索就愈益失效。消退理論把遺忘歸結于貯存的失敗,而干擾理論則認為遺忘是由于提取失敗所致。不少心理學家都相信,許多遺忘是由于干擾,而不是由于消退。
有人甚至認為,85—98%的遺忘變量應歸結于干擾,余下的變量才歸結于消退。持這種觀點的人常引用的一個例子是:有人用電擊病人大腦的各個不同的部位,使得病人回想起自己認為已經(jīng)完全遺忘了的事情。所以,在有些心理學家看來,我們所失去的,是進入長時記憶中的信息的通道,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后來學習的內(nèi)容在起干擾作用。干擾主要有兩類:倒攝干擾與前攝干擾。倒攝干擾是指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受后來學習內(nèi)容的干擾;前攝干擾是指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干擾以后學習的內(nèi)容。不論在哪一種情況下,前后學習的內(nèi)容越相似,干擾的程度就越大。詹金斯與達倫巴克對倒攝干擾的經(jīng)典性研究,被心理學界人士認為是極有說服力的。他倆發(fā)現(xiàn),在入睡前學習的內(nèi)容,比上午學習的內(nèi)容遺忘得要慢些。這是由于白天的心理活動所產(chǎn)生的倒攝干擾比臨睡前要多些。有人據(jù)此推斷,一個人在一生中第二個25年記憶開始減退的主要原因(當然不是唯一的原因),是干擾所致。安德伍德的經(jīng)典研究則說明了前攝干擾在遺忘中的重要性。他給在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被試提供一系列要他們記住的單詞。在給第一組被試看這些單詞之前,先讓他們學習另一組單詞,第二組被試則只學習一組單詞,一天以后檢查被試的遺忘情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145184.html
相關閱讀:學好物理的學習方法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