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987年高考歷史試題就有224個知識點,比1986年多了33個,人物則有42個,也比1986年多了8個。如果不全面復習,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是不可能的。“全面”是搞好復習的基礎,是取得優(yōu)良成績的保證。一個有經(jīng)驗的歷史教師,在組織復習時,往往都是從指導學生“全面復習”開始的。如果拋開了課本,一味地攻“資料”,孤立地去抓“重點”,甚至采取猜題、押題的做法,這不是老實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的。3.抓點。就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全面復習、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將復雜的知識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簡化工作,整理出一個個的要點來,并讓學生緊緊地抓住這些“點”,牢記在腦子里。“點”,也叫“知識點,包括歷史年代、地點、人物、事物和評價等。“點”有大有小,小的多為時間、朝代名、人名、地名等,如1561年,明代、戚繼光、浙江臺州;大的多為事件(包括原因、過程、結果)和評價(包括性質、作用、影響等),如戚斷光抗倭斗爭、鄭成功收復臺灣。對“點”表述的文字可多可少,那就要視其具體情況而定。
教師的責任就在于指導學生整理知識要點:①時間:1661年;②人物;鄭成功;③經(jīng)過:帶領將士兩萬多人,從金門出發(fā),橫渡臺灣海峽登陸,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到第二年初,打敗荷蘭殖民者;④意義: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⑤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果歷史知識都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不同的類型,整理出一個一個的要點,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4.理線。就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全面復習時,幫助他們理清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掌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了解前因后果的關系。理線,是歷史復習第二階段,即綜合復習階段經(jīng)常采用的作法。比如,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就有三條:一條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條是中國人民不斷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壓迫和奴役;一條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不斷發(fā)展。
如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真正掌握了這三條基本線索,在復習中國近代史時,就能做到豁然貫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5.歸類。就是教師將歷史知識按照不同的時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進行歸納分類。復習世界近代史時,就可劃出“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與斗爭”這樣一些類別。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觸類旁通,達到將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又便于學生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把握歷史事件的本質特證,起到深化知識,強化記憶的作用。6.助記。就是教師采取各種手段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強記憶。教師在組織歷史總復習時,要特別注重歷史知識記憶方法的指導。記憶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理解記憶和機械記憶兩大類。作為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討,努力摸索,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把機械記憶的內容減少到最低限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xuexi/154031.html
相關閱讀:2014高考英語考試說明解讀及第三輪復習建議
數(shù)學高考復習你必須掌握八大“訣竅”
二輪復習中外語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四級沖刺階段復習分項指導
政治:2014北京高考新課改復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