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家長也應花費一些心思。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您最好也不要看電視,可以看看書、報或干些家務活等,不要總給他學習的道理。學習一段時間后可以提醒孩子適當休息一下,然后再繼續(xù)學習,不要逼孩子學多長時間,做多少老師布置以外的作業(yè),否則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反感。另外,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只要孩子健康、安全成長,先學會做人,你就應該感到滿足。還有,如果孩子學習好,那當然更好了(每個家長都希望這樣).家庭和睦也很關鍵,這樣孩子回到家里有安全感。平時你可以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父母的親情,這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所以你不要著急,只要養(yǎng)成好習慣,以后你就輕松了,孩子進步也會很快。最后祝你們全家幸福,孩子學習進步!
家長如何能夠做到讓孩子學會自覺學習呢?
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大學無疑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園地,但絕不是說只有上了大學才能成為人才。實際上,一個人在學校接受的是基本教育,盡管它十分重要,但畢竟不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yǎng)熱愛學習、終身熱愛學習的習慣。
家長如何能夠做到讓孩子學會學習、終身熱愛學習呢?
一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
孩子在學習中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馬上告訴他解決的辦法或者答案,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讀書、查閱資料,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時,便會欣喜若狂,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品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開闊孩子的視野。
節(jié)假日,不要總把孩子關在家里,要帶他們出去參觀、旅游或者會見有學問的人,讓孩子更多地了解世界,也便于開拓他們的思路。
三是鼓勵孩子多動手。
動手實踐,是掌握真知的重要途徑。在家里,可以為孩子去修理。這也是學習,而且是更好的學習。
作為家長,要清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你不能夠陪孩子一輩子,不能幫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绷艚o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只有學習,才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1.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孩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fā)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琴,但家長一定要孩子學,使他一看到琴就產生厭倦的情緒。試問孩子又怎能學得好呢?其實,孩子好比各種的樹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楊柳苗,有的像榕樹苗等,不論是什么樹苗,都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材料。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并不在于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而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他們,不準他們做。其實,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孩子還會學得自覺、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大家知道,聶耳之所以成為中國新音樂的奠基人,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與他童年就對音樂有興趣分不開的。所以許多事實證明了,小時候培養(yǎng)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yè)奠定了基礎。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guī)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的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孩子,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156924.html
相關閱讀:爸爸要為孩子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