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析試卷提高自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怎樣分析試卷提高自己 來源:網絡收集作者:佚名

 一、先逐題分析到再整體分析

  先從錯題分析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1、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么?2、知識點的內容是什么?3、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4、這道題的解體過程是什么?5、這道題還有其他的做法嗎?然后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以理學科為例,丟分原因大體包括三種,即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謂知識不清,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fā)生在考試之前,而不僅僅發(fā)生在考試的過程之中。所謂問題情景不清,就是審題不清,沒有把問題看明白,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問題。所謂表述不清,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審題清楚,問題能夠解決,但表述凌亂、詞不達意。上述問題逐步由低級發(fā)展到高級。研究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二、分析失分原因

(1)以數字回答各個原因的丟分數值。如計算失誤失分;審題不清失分;考慮不周失分;公式記錯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數字回答最不該丟的5—10分。“最不該丟的5—10分”是最有希望獲得的,找出來很有必要。在后續(xù)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么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進步也就很可觀了。

  (3)任何一處丟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時都存在著必然性。建議會學習的同學能夠做到既看到現象更看到本質,他能夠以自己的分析來回答:丟分的實質是什么?

  三、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可能表現在口頭上,最好是表達在書面上。從潛意識的存在到口頭表達是一次進步,從口頭表達再到書面表達又是一次進步。書面表達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級形式。所以,建議大家在考試過后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后來進步的重要階梯。

  四、從原因分析到方法分析

  現象分析、歸因分析與對策分析是逐層遞進的分析,現象分析是基礎,歸因分析是橋梁,對策分析是目的,F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樣”,歸因分析回答了“為什么”,對策分析回答了“怎么辦”。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分析“格式化”(拿出固定樣式),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對比,那么進步與退步的歷程就清晰了,眼前發(fā)展的路徑也就明朗了。

  所以改完的考試卷子發(fā)下來后,學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馬上寫”: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后寫出正確的答案(包括過程,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其次把要求寫出前一段學習中哪些知識的掌握存在問題或是對老師的教學有什么要求。

  2、要“及時析”:這一條最為重要,及時寫出試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①考試的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②錯題糾正,即要寫出正確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全點。③對錯題進行歸類,找準原因,對癥下藥。就錯誤原因而論,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對教材中的觀點、原理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廣、不深、不透;二是對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三是表現在答題時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復雜些的論述題,便產生恐懼心理等,從而造成失誤。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的原因,就應針對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及原理內容認真地加以再復習鞏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原因,就應該要求自己務必掌握住某一題型的答題要領無論是哪一類題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關鍵的還在于對某一特定試題具體作答的“個性”和“特殊性”,只有細心體會,才會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是第三種情況的原因,就應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態(tài),在答題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冷靜”?傊ㄗh要找準失誤的原因,并對癥下藥,才能有效地提高應試成績。

  3、要“經常翻”:試卷自我分析寫完后,和試卷粘貼在一起,要注意累積保存。積累多了,亦可裝訂成冊。千萬不要束之高閣,要經常翻閱復習,以達到鞏固知識、加強理解、培養(yǎng)能力一、掌握規(guī)律的目的。

  通過試卷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得到收獲:

  第一:知識上的查漏補缺

  所謂查漏補缺,就是找到在知識學習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充完善,讓知識的吸收全面化、系統(tǒng)化、有效化。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通過正錯答案對比分析,重點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識點,而鞏固這個知識點,除了復習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做好知識的“精細加工”,做到舉一反三。

  有效鞏固薄弱知識,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做。比如說,英語學科可以制作單詞卡片,自己用稍硬一些的紙制作成便于攜帶的卡片,然后將英語單詞寫在卡片上,這樣可以做到隨時記憶難記的單詞,提高記憶效率。還可以建立各個學科的“錯題集”,尤其是瘸腿學科,也可以將老師講過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對自己有所啟發(fā)、讓自己有所領悟的例題,整理上去,但要記住,平時要及時整理和總結,多看、多思、多問!這樣可以快速彌補知識上的漏洞。一本或數本“錯題集”記滿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會做的可以刪去,不會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復,直至完全掌握!

  第二: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調整

  其實考試不僅僅是考察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習方法或某方面的能力。通過考試也常常反映出來容易粗心、做題方法不對、不會審題、檢查等方面的不足,彌補這些不足對學習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讀題千萬不能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更不能大意;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去體會,去分析。

  無論是平時還是考試,我們都需要找到自己在學習方法或習慣方面的不足,及時糾正。而大的考試就是一次很好的機遇,因為考試中只有全身心投入,盡全力發(fā)揮,才能夠客觀地反映出問題,比如學習不夠踏實認真,容易浮躁特別是看到自己會做的題目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輕心,最終失分。這些問題背后反映的就是學習習慣與態(tài)度的問題,我們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培養(yǎng)好的習慣,要有以下幾個步驟:1.逐漸培養(yǎng)自己對各個學科的興趣。2.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習慣。3.堅持不懈的強化訓練,讓自己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

  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要具備以下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與復習;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積極溶入課堂學習并做好筆記;多動腦,勤動手;大膽發(fā)言,敢于質疑問難,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獨立完成作業(yè)并經常反醒。

  第三: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獲是否成正比。

  一般來說,只要平時學習努力、做到考前認真復習,成績都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中也不乏意外:有的同學分數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機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數;有的同學學習明顯比前期努力了,但是還是沒有考好,這時也不要灰心,而要繼續(xù)努力,慢慢儲備知識,做到“厚積薄發(fā)”。所以,如果考了高分,不要只是一味高興,而應和自己的努力情況做對比,找老師了解平時的學習情況,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這樣,可以讓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下去。

  學習如同長跑,貴在持之以恒。長跑是耐力的比拼,開始跑在前頭的,也未必能笑到最后,一開始落在后邊的,最終不一定是失敗者。從來沒有這樣的人:高興了跑一陣子,累了就休息,然后再跑一陣子,就能輕松取得勝利。

  第四:正確對比,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最簡單的是縱向比較,即拿本次的成績與之前的成績對照,看是否比上次有進步。不僅從總成績上比,更要比到細處,具體到每科,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如語文考試,上一次“基礎知識與運用”失分較多,而這次通過努力沒有丟掉太多的分,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另一種是橫向比較,拿卷面成績跟各檔次分數線比。舉例來說,語文、數學滿分150,而自己語文考110分,數學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的確不好判斷,因為沒有參照物。這時可以把各檔次分數線作為參照,通過對比,幫助自己找到相對處弱勢的學科,及時補救,預防偏科。

  做了對比,我們既要找到不足,還要發(fā)現亮點,及時給自己打氣,這樣才更有信心和勇氣繼續(xù)進步。所以,進行考試分析時,一定要把亮點找出來,要把進步找出來,要把勁頭找出來,把考試當成學習的助力器,讓自己更加優(yōu)秀、出類拔萃。

  同學們,做好考后分析,會讓你收獲更多!

系列課程 適合年級
(開學前級) 學費 精品課程 適合年級
(開學前級) 學費 精英課程 “優(yōu)”學童年 一至三年級 3120
24小時專業(yè)一對一輔導

英語角
48小時文學鑒賞課
思維拓展課

24小時專業(yè)陪讀自習 一至三年級 6240
48小時專業(yè)一對一輔導

英語角
48小時文學鑒賞課
思維拓展課

24小時專業(yè)陪讀自習
6小時新學期一對一
個性化錯題課 四年級 3360 四年級 6720 五年級 3600 五年級 7200 六年級 3840 六年級 7680 “優(yōu)”學成長 初一年級 3960 初一年級 7920 初二年級 4440 初二年級 8880 “優(yōu)”學夢想 高一年級 4680 高一年級 9360 高二年級 4920 高二年級 984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183961.html

相關閱讀:巧記歷史年代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