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考試發(fā)下卷子后,總是難免要一聲嘆息或者幾聲嘆息。“這個問題我怎么沒想到?!”,“這么簡單的計算我怎么居然算錯了?!”,“我怎么草稿紙上算對了,卷子上卻寫錯了?!”……很多同學都把正確率的欠缺歸結為考試時自己的不小心、粗心, 并且還在心里有意無意地把因為這種原因被扣掉的分加上去,心里想著我的水平應該是多少多少分。如果你常常這樣做,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等到下次考試,你努力地想要細心仔細地做每一道題時,發(fā)下卷子,還是會出現(xiàn)本該會做的題做錯了的情況。如果是這樣,那就表示,你還存在一個學習上的缺點或弱點:正確率沒有保證!這不是僅僅靠考試時的極力小心所能解決的。
下面我們就對解題錯誤率高的幾種情況進行分析。
現(xiàn)象一: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總是在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學生在看到題目時覺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過原題或類似的題目,但就是想不起來該怎么做,越是回憶以前做過的類似題目越是沒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聲,哇,原來是這樣的啊。于是再做,發(fā)現(xiàn)還是不能獨立的把題目完整的做出來,于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來在做題目時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解法,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把題目抄下來,沒有自己動手整理,導致自己覺得會做了,其實只是在當時把題目背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就只記得題目不記得解法了。所以,“背題”是萬萬要不得的,考試的題目千千萬,背的過來么?
解決方法:在做完一道題目后,兩個同學結成小組,互相講解給對方聽,讓同學幫你檢查你對這個題目的理解還有什么欠缺,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問老師,力爭當堂把題目理解透徹。家長可以在一兩周之后把這道題目的數(shù)據換一下,再讓孩子做一遍,這樣就能做到讓孩子徹底的掌握這種類型題目的解法,還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現(xiàn)象二:會做,但總是粗心,不是抄錯題就是算錯數(shù)
很多家長都反應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經常把會做的題目算錯,甚至有家長說孩子期末考試考了96分,丟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錯的,并對這個成績很滿意,還有很多學生也說,這道題目我會做就可以了,這次算錯了沒關系,到考試時能算對就可以了。其實,作為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我們告訴各位家長,會做做不對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05883.html
相關閱讀:初中狀元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愛好的自我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