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儀器分發(fā)給學生,結合實物弄清儀器的構造、原理(有些儀器不需要講解);(2)歸納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找出某些儀器的相同和不同點,如伏特表和安培表的使用,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對比:A.接線柱接法;B.連接方法;C.量程;D.讀數(shù)等;(3)讓學生用基本儀器進行簡單的測量。如用溫度計測溫水的溫度;用伏特表測某段電路兩端的電壓等。這種復習方法,既能了解學生對儀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又能考查學生對某一實驗目的要求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避免了差生袖手旁觀看實驗的情況,增強了學生競爭意識,激發(fā)他們求知的自覺性。2.相似對比復習法即用相似實驗(或裝置)抓本質有四根長短、粗細都相同的金屬棒(圖略),l1和l3是鐵,l2和l4是銅。將l1和l2的一端連在一起。將 l3和l4并聯(lián)起來接在電路上。在每根金屬棒下都用等量的凡士林粘上幾根火柴。當閉合電鍵K的同時,也立即開始對l1和l2的連結處用酒精燈加熱。請討論所出現(xiàn)的異同現(xiàn)象及其原因。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通過實驗對比,不但能認識不同金屬傳導熱的本領不同,還將更深刻認識到:金屬傳導熱是從熱源開始,沿著導體由近至遠,逐漸傳遞,在傳遞熱能的過程中,盡管是同一導體,不同位置溫度不同,越靠近熱源,導體溫度越高(火柴桿先后依次掉下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通電的金屬導體是同時受熱。依Q=U2t/R式可知,在相同時間里,銅棒產生的熱量多(故銅棒的火柴桿先同時掉下)。第一個實驗是熱能的傳遞;第二個實驗是電流的熱效應,兩導體l3和l4的熱能是由電能轉移而來。相似實驗,通過演示,分析比較,抓住本質,可大大加強對相似實驗本質的理解。3.信息反饋復習法由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及時糾錯,達到復習鞏固物理概念的目的。
如在復習“測定物質密度”時,有的學生使用量筒式量杯時,讀數(shù)不準或記錄錯誤,在測正方體木塊的體積時有的學生不用刻度尺直接測量而盲目地也用排水法測,造成誤差很大;在測定鹽水密度時,有的學生對“適量的鹽水”不理解,致使鹽水倒入玻璃杯時溢到杯外,也有的學生在使用天平時,對游碼數(shù)值讀不準等等。教師在巡視中把這些信息及時反饋上來分析研究,指出糾正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復習,能及時解決學生“不起眼”的疏漏之處,起到“短平快”的效果。4.是非辯析復習法。實驗復習中,有意在儀器的連接或安裝、實驗的步驟、讀數(shù)記數(shù)等方面設置錯誤,讓學生分辯是非,明確該怎樣做好某個實驗。如復習“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時,教師故意將器材錯連,讓學生指出錯誤,提出改正意見,并動手實驗一下正確的連接方法,說明理由。這種復習方法能很好提高是非判斷能力,也能考核對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理解為什么這樣做的道理,此法易接受。能有效地解決實驗復習“滿堂灌。”5.列表復習法。把實驗目的、原理、步驟注意點或者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記錄下來,通過列表的形式組織復習。先填寫,在交流的基礎上請周圍同學補充完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11339.html
相關閱讀:時間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