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取文章標題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dǎ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好文章要有好標題,好標題則不但概括醒目,還要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做到“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下面介紹幾種取題方法。1.設(shè)問法。與一般陳述句比較,能夠激人思考,引人入勝。針對文藝界有人將佳作的匱乏歸咎于“沒錢”,《文學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除了錢,還缺什么?》的雜文,振聾發(fā)饋,令人深思!痘▋簽槭裁催@樣紅?》、《周總理,你在哪里?》等課文標題,都用設(shè)問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 諧音法。有篇短文,取題《求“閑”若渴》,作者借“閑”與“賢”的諧音,諷刺那些只圖清閑的人!抖虏“懂”事》、《有“禮”走遍天下》、《胳膊往“理”彎》等,諧音擬題,別具一格。3.援引法。引用詩文句子作標題不但使人感到新鮮,還能為文章增輝不少。介紹春蠶,用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介紹荔枝,用陳輝的詩句“南州六月荔枝丹”,都別有意趣。有時,對古詩文句稍作改動,更是點石為金。像《此景只聞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游——訪貴州織錦天宮》一題,即取杜甫《贈花卿》中“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一改,使題目神采飛揚。4.懸念法。制造懸念,有意違反事理邏輯,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心理矛盾。湛容的小說《減去十歲》,題似荒唐,然而由“減歲”所可能引起的社會變態(tài),倒是讀者十分關(guān)心的問題。《孔夫子講普通話》、《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等,都有意制造懸念,使人疑竇頓生,不讀不快。5.反差法。運用數(shù)字的懸殊,事實的徑庭構(gòu)成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以突出作者的意旨,引起讀者的注意。
如有篇紀念馬寅初的文章,取題為《錯批一人誤增三億》,作者以“一人”與“三億”對比,觸目驚心,發(fā)人深省。再如一篇題為《老嫗身患絕癥徒步行程萬里》的報道,作者將“老嫗”、“絕癥”等事實與“徒步”、“萬里”的事實并提,確實誘人注目。6.求異法。以科學態(tài)度為基礎(chǔ),大膽進行求異思維,其標新立異的題目往往醒人耳目。比如《人往低處走水往高處流》、《東施效顰 何罪之有》、《三個臭皮匠 難頂諸葛亮》等,推陳出新,一幟獨樹,自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之欲。當然,求異絕不能隨心所欲。否則,容易弄巧成拙。7.反復(fù)法。運用字面的反復(fù),構(gòu)成特定的諧趣!兑舱f“也說”》一題,針泛趨附時風、否定一切的陋習,一針見血,寓莊于諧!秾W校不學》、《春風商店無春風》等題目,看似信手拈來,但也觀點鮮明,趣味橫生。8.符號法。符號標題,新穎別致。
黃宗英曾寫過一篇報告文學,其小標題分別是《她?》《她!》《她……》,三個標題符號,概括了主人公的不凡經(jīng)歷,很耐人尋味。針對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一天到晚把學生關(guān)在教室里的錯誤做法,有位作者寫了一篇短文,取題為《8—1〉8》 時,呼吁讓學生每天騰出一節(jié)課去鍛煉身體,以真正提高學習效率。9.形象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擬題,增強形象性。契訶夫的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變色龍》等,題目形象生動,富有魅力。影視中的《托著太陽升起的人》歌頌教師的崇高;《她從霧中來》表現(xiàn)失足青年的覺醒奮發(fā),這些題目都令讀者耳目一新。當然,標題的醒目,首先取決于作品的內(nèi)容。倘文章言之無物,空空如也,卻一味在標題上苦心求“新”,刻意獵“奇”,那就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了。怎樣使開頭寫得引人入勝高爾基說過:“開頭第一句是最困難的,好像在音樂里定調(diào)一樣,往往要費很長時間找到它。”確實,好的開頭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如果開篇失利,則全盤皆輸。文章開頭有種種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是二類十式。1.開門見山。“文字起句發(fā)意最好。”宋代李涂所說的“發(fā)意最好”,就是指要開門見山,使讀者一讀開頭,便明卷中大意。①落筆扣題。文章一起筆,便扣題闡明題意,通訊《兩彈元勛鄧稼先》這樣開頭:“當中國的原子彈、氫彈試驗成功的消息傳到美國時,物理學家楊振寧多方打聽,到底是誰主持了這‘尖端’項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16263.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生怎樣合理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