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是相似的,一般是晚上十一二點就寢,白天六七點起床。然而一天之中,一定會有精神特別好與精神特別差的時段,同樣用工一小時,如果精力充足,效果當然好;倘若精神萎靡,效果自然降低。經常保持充滿干勁的情緒,讀起書來當然得心應手,但一天當中最有精神的時間因人而異,必須依照自己的生物鐘,安排精神最好的時段來進行學習。
一般人的休息時間約從晚上六七點開始,如果長久以來都先吃飯、洗澡,然后再開始學習、記憶,結果卻一直覺得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不好,建議不妨回家后先睡覺,待到半夜12點或1點時在開始閱讀。此時夜深人靜,沸沸揚揚的城市喧鬧聲及家中干擾讀書的電視聲都已陷入沉寂。
至于會賴床、只睡四五個小時很難恢復清醒的人,或是半夜一個人讀書會害怕的人,建議不妨再將時間往后延,試試凌晨3點起床讀書,讀到早上六七點,這段時間也是閱讀的好時段。
總之,根據(jù)個人的生理特點找出可以讓自己達到最高效率的讀書時間,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可以盡量多方面的嘗試,將不同的時段混合運用,如晚飯后把當天閱讀過的內容趁印象還清楚時回憶一遍,然后在八九點左右上床睡覺,凌晨三四點再起床讀一些輔助學習的書。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半夜精神最好,可以選擇晚上回家后馬上睡覺,再趁半夜12點到凌晨3點四周寂靜的環(huán)境來學習,之后再小睡兩個鐘頭后起床,把當天要上的課程內容預習一遍以加強印象。總之,就寢和起床時間可依個人需要適當調整,不必強迫自己;找出一個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物鐘的時間為上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17800.html
相關閱讀:中學物理學習的思維障礙及其克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