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干預生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014年高考作文從命題形式上分為3類,分別是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這些命題形式都各具特色,有的平實穩(wěn)妥、貼近考生實際,有的具有鮮明的課程改革色彩。但就總體而言,2014年的作文命題在思想內(nèi)容上都一致轉(zhuǎn)向了更寬廣的“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的層面,更注重于提倡“關注社會、關注文化、關注人生”。

如全國卷Ⅰ的作文題《摔了一跤》、全國卷Ⅱ作文題提供的兩則關于幫助的材料都體現(xiàn)了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干預生活的命題原則。

在命題作文方面,上海卷《必須跨過這道坎》、遼寧卷《我能》、湖南卷《詩意地生活》及四川卷《一步與一生》這些傳統(tǒng)命題也在不斷地傾向于結(jié)合實際,激活思維,強調(diào)學生對生活的觀察、感悟與思考。

話題作文也趨向于讓學生由此及彼,對話題進行深度挖掘與思考,與歷史、時代、民族和生活相聯(lián)系,注重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如山東卷《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湖北卷《學習母語、運用母語》、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以及廣東卷《傳遞》等。

廣東高考話題作文中的“傳遞”二字,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實實在在的物與物之間的傳遞,二是精神上的傳遞。從提示可知,本話題更注重精神上的傳遞,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虛寫為佳,從大處著筆,一個民族的延續(xù)在于傳遞,沒有傳遞就會消亡,中華民族文化也正是通過傳遞不斷更新。

我們可以從自然、社會、家庭幾個方面來進行思考。放眼自然,萬物傳遞著對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會,人間傳遞著愛的溫暖。放眼家庭,親情傳遞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同時還可以把目光聚焦到歷史,從發(fā)展的過程來看精神傳遞。

俗話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要注意結(jié)合時代精神與內(nèi)涵展開思路。從2014年到2014年,中國又掀起了一股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無論是“國學”熱,還是對外來節(jié)日文化的“抵制”,都反映了正在崛起的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的傳承和思考。如何把奧運精神和中華文明傳遞給全世界,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另外,從新課程要求來看,高考作文要求學生關心時事、勇于探索自我,也反映了現(xiàn)實意義和時代精神。

對于未來的作文命題,作為一個經(jīng)歷過高考的學生,我更希望能命制出關注現(xiàn)實、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好題目,讓每個人暢所欲言,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F(xiàn)在的高考作文訓練,基本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規(guī)范:背材料,默名句,不斷重復點題,大量筆墨花費在首尾兩段,對中間敘事、抒情部分有所忽視。這些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考生自我風格的體現(xiàn)與真摯情感的表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35086.html

相關閱讀:中學生實用最優(yōu)學習復習方法:專心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