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高考復習已經(jīng)進入關鍵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復習備考,新浪網(wǎng)教育頻道與精華聽課網(wǎng)聯(lián)合邀請各科名師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每天為大家進行在線輔導,解答您在復習中遇到的問題。
今天我們邀請的是北京四中化學特級教師趙巖松老師為大家在線解答在高考化學復習中遇到的問題。
趙老師您好。
趙巖松:你好,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
主持人:距離高考還有40多天,請趙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段時間應該怎么復習化學這門課程?
趙巖松:同學們,距離高考只有40多天了,同學們都想積極的知道這段時間究竟應該干些什么,因為最近高三的學生很多人都在問我這個問題,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通過你做一模的試題,二模試卷今天有的區(qū)已經(jīng)開始了,你通過幾個區(qū)的模擬題,首先要查到自己在化學知識上的不足,這一點我看了一下海淀、西城、東城三個區(qū)的化學一模題,我的感覺是,出的都是比較基本的。今天我在《晚報》上看到,有些專家介紹的也同樣是這樣,基礎是最為重要的,我是這樣認為的,假如在高考中把基礎分都拿到,我的定論是,要上大本是基本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高考出題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也不是沒有根據(jù)的出題,實際上70—75%的試題都是比較基本的題目,可是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區(qū)出的題目非;,不是很難,或者難題非常少,同學們答完以后也感覺到這題不算難,可是會感到,第一,時間不夠,第二,基礎的題分數(shù)拿不到,這也不只是化學一科的問題,數(shù)學、物理也同樣,我跟這些老師交流的時候,也有相同的感覺,這也是多年的經(jīng)驗了,這就說明北京的考生基礎不夠牢固,所以同樣的年度,我們北京的比其他的省要低,北京的考生有時不太注意這個問題。其次,化學需要背很多的東西,需要先理解再記憶,而我聽到一些同學的說法使我感覺有些意外,很多同學都問我,“老師,怎么樣才能花最少的力氣把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學背下來?”我聽了以后暗暗有點覺得好笑,就像是要天上掉餡餅一樣。根據(jù)這一點,我覺得同學們還是要抓基礎、狠抓基礎,怎么抓?首先要查找自己的不足,幾個區(qū)的一模題都有代表意義,查到自己的不足之后,然后重點突破自己的錯題,也就是要整理相關的知識,這樣作一個查缺補漏,從模擬題看到不足,然后再作老師平時布置的相關的基本題目,因為時間不夠主要是漏洞不足,基礎分也拿不到。所以我覺得這兩點上下一點工夫,再看看二模的情況,如果還是這樣的情況,再查自己的不足。
還有,把書在高考前怎么也得看兩三遍,每遍估計都能有不同的收獲,這時候最忌諱的是好高騖遠,做一些不適合的、也就是難度比較大的題目,難度太大的題目花時間,而且遠離基礎,這是不劃算的。
剛才我說的要點就是把基礎打牢,能力就出來了,你要花時間,找不足,對號入座,找自己的問題,最后再進行沖刺和拼搏。
網(wǎng)友:請問如何做無機推斷題,做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趙巖松:無機推斷題是這些年高考無機化學中的一個重點,往往是第9道大題,可以和結(jié)構(gòu)聯(lián)在一起,也可以單獨出,題目一般都是圍繞我們所學過的知識,但是有的是考察能力,這個考察能力就需要你把整個無機化學全面掌握知識點,這種題如何準備,我們在平時的復習中,一定要全面掌握無機化學中的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不單要熟悉單質(zhì)的化合物的性質(zhì),還要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構(gòu)成知識的網(wǎng)絡,變成一個信手拈來的東西,比如方程式,要非常的熟練,只有到這種程度,答起來才能順手。
第二,有些同學也非常熟練,但是平時做題太少,那么解題的鑰匙他摸得不夠準,解題的思路不夠清楚。關于這點,有些同學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在一段時間內(nèi),把參考書和老師布置的推斷題做了不少,基本上摸出了路數(shù)。這種題每道題都有突破點,但是不一定在題中某個地方,這就需要你從平時做的大量的題中摸到一些門路,這個題的突破口、解題的鑰匙在哪兒,這點請同學們注意,肯定有突破口的,然后把突破口從一點切入,然后逐漸打開,這就需要有一定的根基,就是平時做過的題里,哪些平時不會的,這次會了,這就積累一點,下次又積累一點,積少成多,就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教訓。平時做題中的錯誤也有審題錯誤這點,這可以從多做題中改正,有的同學就嘗到了這點甜頭,多做一些題,整理出來,考試時就好多了。
另外一個大問題就是在做題中審題非常不仔細,有些同學非常急于答題,題沒讀幾遍就急忙答題。
我提兩點,針對你差的方面,多做一些題,從中找到這些題目的規(guī)律,哪兒是自己的弱點,然后是一定要有意識地注意審題的問題,注意到突破口的問題,這樣你試一試看,爭取把難點突破了,在考前還是來得及的。
網(wǎng)友:實驗題一直是我的弱項,自己也做過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練習,但是在考試時候失分還是很多,請問怎么樣做才能提高?
趙巖松:關于實驗的問題,我所了解到的北京考生和外地考生,乃至全國各地的考生,你要問他最怕的是什么?好多人都回答最怕實驗,這點在我的教學實踐中也有一些例子可以和這位同學說一下。我在四中教書的時候,有一些同學原本實驗很差的,實驗是有這樣一個特點,也就是說它是以化學的知識,像無機、有機、結(jié)構(gòu),以這些知識為載體的,但是又必須是結(jié)合動手能力,也就是平時注意動手,在任何實驗操作中積累起來的一些東西。我的這些進步比較大的同學就是在最后高三這年,通過將近1個月,有時候也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集中精力在操作方面,也就是儀器的使用、特點、操作跟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這些知識結(jié)合起來,也是通過實踐做大量的題,基本上摸到了一些不足。比如,北京一模的考題實際上有很多的共同特點,比如經(jīng)常有些考點,舉例來說,考氣密性的檢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題都可以考,而且和物理相連,還有防止倒吸的問題,控制氣流的問題,我僅僅舉幾個例子。再就是實驗裝置、收集氣體、尾氣吸收等問題,這些都是自己在做題以后進行小結(jié),我的一些學生進步比較大,這就是他的復習比較全面,通過實際操作他基本上掌握了實驗題應該注意的問題,通過做了很多題,取得了很多經(jīng)驗教訓,實際上說得比較通俗的話,他就有了比較好的感覺,這樣做題的話,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也不是像原先那樣基本上得不到分,現(xiàn)在這些同學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分都得到,這是通過他做題總結(jié)自己的知識點獲得的進步。這樣說可能比較籠統(tǒng),但是我所知道的這些同學就是這么做的;瘜W里都有這點,就要快高考了,如果你實驗不行,還是要專攻一下,實驗有不同題,你復習時候進行一些小結(jié),哪些知識點沒有答對,有什么問題,最后把所有的錯誤匯總一下,然后再看老師的筆記,看書,查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突破,查缺補漏,取得比較好的進步。
網(wǎng)友:請問如何才能快速尋找到有機推斷題的思路?
趙巖松:我認為,要想很快是不容易的,我所教過的同學中,開始差得很多,所以我認為,這點必須要有牢固的基礎知識。比如有機推斷題,必須把我們所學的純?nèi)┧嶂、苯酚這類重要的有機物,考試的時候離不開這些重要的有機物及其變形,有些可能不是一個羥基,是兩個羥基,都跑不出這些,打個比方,孫悟空離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心。而同學們差在哪兒呢?我前段時間上課的時候,有些差的同學,一問三不知。有機化學要想做好推斷題,必須在各類有機物上作為一點要熟練,熟練了以后才能找到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每一類有機物如果熟練了的話,要想把它們聯(lián)在一起,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在上大課的時候,就問同學們,這點能做到嗎?我認為未必。當時我考他們,這類有機物里我舉兩個,最基本的分子,這兩個有機物,熟練說出老師上課中說過的它們的六個重要的反應。結(jié)果,在座的頂多是10%,或者只有5%的同學很熟練地把這兩類有機物的性質(zhì)說出來,這樣對他們的刺激很大。這樣大家也明白了,如果單拿一個知識來講都不過關,又如何把它們聯(lián)在一起?而且把它們聯(lián)在一起也有很多靈活的方法,也就是基礎不牢,談何能力?有些同學把基礎打得熟練以后,再做人家做過的推斷題,很快就適應了,原來他非常不熟,現(xiàn)在他的底子厚了,就有了能力。基礎熟了以后,能力自然是自然而然的問題,這是我在四中多年的經(jīng)驗?墒窍襁@種狀況,北京的考生基礎不牢的比較多,包括去年的復讀生,都是不能很熟練、很快的把這些東西一五一十地全部說出來,做到這點后,在這段時間再進行一個成網(wǎng)的串聯(lián),聯(lián)完以后,這些知識越熟練,解有機推斷題目就會越快。
另外,有機推斷題我們又稱為信息給予題,又叫做新情景題,這就需要考學生的能力,凡是脫離開化學的知識,它都會給你信息,全是我們學過的知識,根本就不會有沒有學過的知識。所以實際上還是熟能生巧的問題,所以我希望同學們不要不下基礎背基礎的東西,而又企圖找訣竅,我認為等于是天上掉餡餅,不付出努力就沒有熟練度,基礎不牢就談不上能力。
網(wǎng)友:選擇題涉及知識點多又碎,應該怎么復習提高?
趙巖松:這位同學提得很對,每個同學在復習中都有一個過程,我現(xiàn)在在北京市教了四個復讀班級,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選擇題答得很不好,可是通過一年的努力,到現(xiàn)在一模的時候,我那些最差的,原來一做錯一半,或者是20個題錯十幾道的同學,這回一模中全對或者只錯幾道的同學的比例還是很大的,這就是我平時教給他們的。選擇題確實是鋪的知識面非常寬,但是我在平時的訓練中就特別注意它的難度,我出題的時候面很寬,那么就要他們把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多,出題也不像高考一樣,我出的是讓他多選,增強同學們的分辨能力,也就是說多選是最不好答的,答一個還是兩個,同學們剛開始不適應。假如這位同學平時選擇題接觸得很少,也就是說你平時復習得很不全面,那么平時做得多,像我的有些同學說的那樣,都找到感覺了,每個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什么自己都知道了。現(xiàn)在有些同學還是錯很多題,我認為這是他原來的平時基礎掌握得不夠好,假如現(xiàn)在選擇題還是錯很多的話,我認為,因為這是平時的積累,剩下40多天了,這部分就應該刻苦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沒辦法,就是專門多作選擇題。
我還有一個經(jīng)驗,選擇題雖然全面,但是難度、深度還是沒有二卷深,相應還是比較容易,我現(xiàn)在所教的同學,尤其是四中的同學,基本上做選擇題全對的同學可以達到60%、70%以上,這也是長期努力的結(jié)果。我不知道這位網(wǎng)友是什么情況,是一直不行還是做題少,這也靠平時的積累,知識要比較全面,假如選擇題得不到分的話,就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因為高考中能力題多數(shù)在二卷,最低分我希望你能拿到,如果你差得比較多的話,最后必須要拼搏一下,否則的話,選擇題又低,二卷又不得分,最后化學的得分將是不理想的。這也沒有什么別的辦法,也不能說怎么復習,因為知識點實在太多,全在于平時的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
網(wǎng)友:在理綜中化學沒有大的計算題,是不是可以不做煩瑣的計算題了呢?
趙巖松:基本正確,不用做大的煩瑣題,因為即使是圖解也還是基礎的,也牽扯到其他方面的基礎應用,我的看法也是,像北京市,都沒有大的煩瑣題,所以請你不要在這兒耽誤時間,花很多的時間是得不償失的。
網(wǎng)友:溶解度在高中課文中并沒有被講到,考試中這部分內(nèi)容有多大難度?占多少比例?
趙巖松:溶解度高中的知識實際上就是初中知識為基礎的,稍微延續(xù)、綜合一些罷了,比如說初中的溶解度很簡單,就把它理解好,它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種物質(zhì)在100克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zhì)的量,以克來表示,但是到高中,出題的時候不會沒邊,有邊的,也就是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要和物質(zhì)的溶度、密度等等聯(lián)系在一起,像有的公式就比較重要,像(1000×密度×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溶質(zhì)的分子量(即在數(shù)值上和物質(zhì)量溶度一樣),在數(shù)學上密度應該一樣,實際上是關系問題,不會超過出太多。至于說占多大比例?不好說,頂多說有一道選擇題,大題中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像這次的西城考試,就是像質(zhì)量分數(shù),蒸發(fā)出多少晶體?但是同學們也有問題,像我任教的地方,就這道題同學們的錯誤率最高,所以一個是同學們不重視,還有就是概念也不行。
網(wǎng)友:今年北京理綜化學的難度是否會增加?
趙巖松:一些專家的分析和報紙上的分析是這樣的,就是我們要保持穩(wěn)定,在這個基礎上仍然要考察重點基礎,注重能力,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是不會很難,但是靈活題還是有,至于占多少?我自己一個大膽的看法是,我們北京第一次考試,不會很難的,但是根據(jù)現(xiàn)在北京市的考生情況,這幾個區(qū)的情況來看,同學們的基礎分拿不到,那可能感覺就會難了。
網(wǎng)友:請趙老師對北京的考生提些建議?
趙巖松:北京的考生特點就是平時對基礎不是那么深透,記得也不熟,無機、有機都是這樣的情況,由第一次理綜考試就能看出結(jié)果,我們抽樣調(diào)查了一下,那年300分平均分才160多分,很值得我們思考,通過一模了解的情況,也是很多同學基礎分拿不到,我最擔心的是同學們因為基礎分拿不到造成整個分數(shù)偏低,我奉勸北京的考生,不要好高騖遠,注重基礎,再注重基礎,一定把基礎打牢,最后拼搏一下,狠抓基礎,只要把基礎分得到,比如北京三個區(qū)的考題,我看了一下,假如是中等水平的考生,還不說好的,基本上三科有的115、有的120,像化學來講,根據(jù)這次考試的情況來看,都應該拿100分,可是現(xiàn)在沒有高分,甚至連90都拿不到,我教的復讀班最好的也只拿了90分,所以我感到最擔憂的就是基礎不牢固,而有些同學連基礎都沒有掌握好,還錯難題、偏題,如果這樣的話,最后還是會失敗的。
我還是一句話,蓋大樓,需要地基,想有能力,就必須抓基礎,必須熟練。有的人正是基礎不牢,不熟練,不知道先易后難,考試時不會安排時間,一看這個題自己不會做,先放在一邊,先把容易的做了,這也是經(jīng)驗。如果能把抓基礎落實,那每個同學至少能進步10分。
網(wǎng)友:我們的化學不是新教材,在最后的時間里是不是應該結(jié)合新舊教材復習?在最后的一個月時間里是不是應該多看看錯題,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的成績能不能提高到100分呢?
趙巖松:新舊教材的問題,我在北京也看到了新教材,基本上有的個別的,也就點一點,比如說反應熱的問題,也就把要點說一說,點到了就可以了,有些問題都是大同小異的。這位同學請放心,考試會比較穩(wěn)定,不會一下子把新教材出了,這是不合理的,高考基本上以舊教材為主,不會出新教材的。
第二點,這位同學提得很好,一定要把錯題做一遍,北京四中有一個女同學,是個中等的學生,物理原來考150分的時候她經(jīng)常在140分左右,最后她聽老師的話,抓基礎知識,把三年來高一到高三全部的物理錯題做一遍,而且全改了,最后這位同學考了149分,而滿分是150分,所以我想這位同學聽了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啟發(fā),必須要做到這點,把錯題認真復習一邊,認真消化。
網(wǎng)友:請老師分析一下高考化學答題策略,如作簡答題和難題如何分配時間?
趙巖松:以北京最近的考試題來講,最近全國也考了,理綜是三科在一塊兒,時間是很重要的問題,根據(jù)每個考生的不同情況,假如你的三科實力比較平均,基本上可以按照試卷的先后做,哪個在先都沒關系,假如也有的科弱一些的,也可以按照順序做,但是一定要先易后難,比如先做生物了,心里有數(shù),先做易的。我教過的同學中,比如化學他都會做,也有省時不省時的問題,比如8道題里有1道題難度比較大,假如你識別出來以后,這道題先不做,把其他的題做完,再做難題,因為這道題花的時間比較多,不要因為在一道題上卡殼,又耽誤了選擇題,有耽誤了整個化學后面的簡答題,這樣實際上占用的時間耽誤了所有理綜的題,按科答也分難易,答完這科,把這科的難題留下,先答其他的,把會的都答完以后,把少部分難題放在最后做。總之步驟應該是先易后難。以化學來講,基本上都是選擇題,容易答,而簡答題不容易答,這樣學生有一個鑒別能力,你會有自知之明。另外,簡答題有一定的規(guī)律,有的同學沒有把握,不答,一分不得,最后后悔了,我認為每科都不能不留空白,自己怎么想就怎么答,而且簡單題要盡量答得詳細。
網(wǎng)友:我的化學學得很一般,請問剩下的40多天里是否應該全面仔細看一遍化學數(shù),多作一些鞏固基礎的習題,只爭取把基礎題和大半的中檔題拿下就可以?
趙巖松:我要和這位同學說的也是這樣的,你的看法非常正確,關鍵能不能具體落實這個目標,我希望你能落實,祝賀你能考好。
網(wǎng)友:請問如何理解離子、原子的金屬性強弱,比如原子金屬性強的非金屬性一定弱嗎?
趙巖松:首先離子不要金屬性,離子頂多是還原性、氧化性,這不是相同的。比如有一次我考還原性的大小,有的同學就沒有寫到根本上。如果說還原性,就有這樣的區(qū)別,找金屬原子的還原性,找離子的話,基本上找陰離子的還原性,這就是基礎。結(jié)果有些同學找還原性也找陽離子,這就是基礎有問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最后我們總結(jié)出來,要比微粒的還原性,大方向就應該是比較兩種微粒,一種是金屬的原子,是比還原性的,另外還原性微粒的強弱比較,非金屬的陰離子是比較氧化性,金屬的陽離子比氧化性,非金屬原子比氧化性,還有非金屬的單質(zhì)比氧化性,實際上比非金屬性。
網(wǎng)友:我的復習效果應該是比較好的,但是我的成績就是上不來,應該怎么辦呢?
趙巖松:這話有點矛盾,復習效果比較好,大概是實踐的時間比較短,比如一段時間你認為效果比較好,結(jié)果沒考好,又一次的話,你不斷的總結(jié),不斷的更正,那最后的效果應該是好的,那你能不能查到漏洞呢?查漏洞的時候不要簡單的認為是馬虎,要仔細的查查,根源在哪兒。當然,也可能在難題上你不行,那在基礎上應該會拿到基礎分,實際上這個復習的效果應該是統(tǒng)一的。
網(wǎng)友:請問如何解決溶液度、質(zhì)量分數(shù)等相關問題。
趙巖松:抓住這幾個最基本的概念,溶解度里面的100是溶劑,質(zhì)量分數(shù)里的100是溶液,摩爾溶度1000毫升是溶液,這些概念要搞清楚,然后才能搞清楚有的重要的公式中字母分別代表什么,都要搞清楚,質(zhì)量換算的又是什么,除以質(zhì)量分數(shù),最后是溶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必須把公式扣明白了,為什么這樣換算,為什么在數(shù)學上物質(zhì)兩溶度一樣,那為什么在值上一樣,在單位上又不一樣。在平時把每個概念搞清楚,所謂的綜合題也不是難度大,比如1000×密度×質(zhì)量分數(shù),那人家沒給你質(zhì)量分數(shù),給了溶解度,你也要照樣會,假如溶解度是100,那就是100+25作分母,而25作分子,為什么,這就是答題的關鍵。
網(wǎng)友:如何作沒見過方程式?有什么具體的方法?
趙巖松:方程式肯定是滲透在題里,那這道題肯定是信息給予題,只不過一隱蔽,這本身就是考這位同學的審題能力,這也一定是和平時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的,不會什么都沒有,上來就出一個平時沒見過的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網(wǎng)友:實驗題的操作題一般考哪幾項操作呢?
趙巖松:氣密性的檢查,天平的使用過程及其規(guī)范,高一學的配制溶液的整個步驟,儀器的組裝,比如制備,怎么進行干燥、除雜、收集和尾氣的吸收,這樣一說內(nèi)容就多了,比如除雜有很多種方法,什么情況怎么除,氣密性的檢查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是根據(jù)物理的原理,這就是考察能力的問題。再比如要防止倒吸,怎么安排裝置,如何干燥,選擇什么試劑,比如氨氣干燥用堿石灰,不能用氯化鈣,氯化鈣會產(chǎn)生反應。再比如,把一個碳酸氨固體加熱,又要得到氨氣,這就是非常簡單的問題,有干燥劑就很容易判斷出來,只要保留氨氣,又必須把水蒸氣散除掉,所以我們選擇堿石灰,這樣可以把水除掉,最后出來的是氨氣,這是一個干燥的過程,而且可以把該去掉的去年,去掉雜質(zhì),最后出來的是純潔的氨氣。簡易的制取氨氣、氯化氫的方法,簡易制取氨氣的方法是可以將濃氨水加到生石灰里,把銨鹽溶液比如氯化銨、硝酸銨等這些鹽滴到生石灰中,制取氯化氫的方法是把濃硫酸滴入濃鹽酸,這位同學可以回去把重要的實驗總結(jié)一下,我曾經(jīng)給大家總結(jié)了20個多項目,即使是老師不總結(jié),你也可以自己先總結(jié)出來。
主持人:今天的時間差不多了,請趙老師最后給所有的考生總結(jié)一下化學的。
趙巖松:各位考生,今天一個小時的時間可能就過去了,因為新浪網(wǎng)是遍及全國,我剛才主要是針對北京考生的情況,希望大家從北京考生這里吸取一些經(jīng)驗,看看能不能對號入座,自己是否也適用這樣的復習方法。我的核心是,要想考得好,就必須把基礎落實,必須在最后一段時間內(nèi)拼搏。基礎到了,水到渠成,能力自然就出來了,這樣原來不會的題也能會,考試時要注意審題,因為有些題出的就是靈活。最后,把時間抓緊,不要扣偏題、怪題,只要落實基礎,最后就能勝利。
主持人:謝謝趙老師給同學們作的精采解答,今天的在線答疑到此結(jié)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36836.html
相關閱讀:新高三學習方法講座沈陽站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