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觀察任務提出時,還應當把它分解成一系列細小、具體的小任務,逐步加以解決,這就是觀察的計劃。它既可以使觀察活動有條不紊地系統(tǒng)地進行,鍛煉觀察的全面性,不遺漏所有應當?shù)绞值牟牧希挚梢允褂^察有所側(cè)重,使對主要特征的觀察更清晰、更深刻。2.要堅持深入觀察,切忌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深入觀察就是要進行多次的長時間的觀察,從不同角度重復觀察,分清現(xiàn)象和本質(zhì),避免錯誤。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單憑一次是不行的,特別是對于一些短暫的現(xiàn)象,若不重復觀察,就不能深入,難免發(fā)生錯誤。當然,觀察要深入,還要認真、仔細、耐心,否則就達不到鍛煉觀察力的目的。3.要動腦筋,開展積極的思維。“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在觀察中動腦筋思考的目的在于分清主要和次要,必然和偶然,本質(zhì)和現(xiàn)象。4.要努力養(yǎng)成隨手寫觀察記錄的習慣?陀^現(xiàn)象是紛繁復雜的,客觀事物又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而人的記憶力又是十分有限的。人們在觀察活動中不能僅僅依靠記憶來保存觀察的成果,而要利用記錄來擴展和加強記憶,把觀察所得的成果及時地整理和保存起來。5.要注意訓練和發(fā)展自己的感知能力。觀察力是一種高度發(fā)展了的有明確指向性的知覺能力。為了訓練和發(fā)展它,有人曾建議:一個人每天出門走在路上時,注意仔細看一看迎面走過來的那個人,然后趕緊低頭走自己的路。在走路時,再仔細回憶那個人長得什么樣,他的頭發(fā)、眼睛、鼻子、嘴巴和臉龐,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征。起初,可能記不清楚,但若能經(jīng)常這樣做,天長日久,就會收到效果,就會使觀察力敏銳起來,使記憶力得到提高。此外,觀察活動一定要堅持客觀、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切忌先入為主,帶有成見或偏見。否則,戴著“有色眼鏡”觀察事物,只會使觀察結(jié)果走樣變形,不但鍛煉不了觀察力,還可能導致錯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41996.html
相關閱讀:柳比歇夫:時間統(tǒng)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