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切革—威廉的教學過程學習模式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dǎ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哈尼切革(Harnischfeger)和威廉(Wiley)通過研究小學教學,建立起課堂教學的綜合模式。這個模式是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的,因為他們認為影響學生成績的那些變量(如教師的教學、課堂活動、學生的家庭背景等)只有通過學生本身的活動,即只有通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包括主動行為和被動行為)才能發(fā)揮作用。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去觀察、聽講和感覺等,才能學到知識,教師和學校等因素只能通過學生的活動間接地影響學生的成績。測量學生學習活動的標準是時間。其中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時間量是決定成績的首要因素,它受兩個變量制約:一是學習所用的時間量;二是學生對時間的利用率,即學習速度。只有學生認真主動學習的那部分時間才能直接提高學習成績。另外,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水平受本人能力傾向和預(yù)備知識、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材等因素的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63567.html

相關(guān)閱讀:11種錯誤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