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與學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效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意志對的活動的進行起著調節(jié)、導向的作用。

  一方面用意志力量去戰(zhàn)勝學習中的困難,自覺地、積極地為達到目標而努力活動;另一方面又控制那些與預定目的相矛盾的欲望或行動。

  家陳景潤說:“攀登科學高峰,就像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shù)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幸福的。”

  學生和科學家、登山運動員一樣,在自己學習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體力、精力和。同時要克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干擾。缺乏自制力和抗誘惑力的學生很難排除對學習的干擾,在學習動機斗爭時,會猶豫不決,長此下去會造成焦慮、緊張,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最后必將導致學習成績代下乃至學業(yè)荒廢。

  要完成學習任務,順利地執(zhí)行自己制訂的各種,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就必須正視各種困難和問題,認真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名人或學者是在無困難、無問題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也沒有一個有出息的人是在一帆風順的理想環(huán)境或不見風雨的溫室里造就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寒中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舟。”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能沒有困難和問題的,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才能取得廣闊而又高深的學問,才能增長智慧和才干。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關鍵是靠堅強的意志。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自己堅定的意志呢?

  1、熱愛是最好的

  許多事業(yè)上取得成就的人之所以能有的今天,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就對自己將來所從事的事業(yè)有了濃厚的。達爾文在自傳中說:“就我記得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后來發(fā)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沉溺于自己感的東西,喜歡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愛因斯坦也說過類似的話?磥,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2、確立遠大的人生志向

  學習的目的愈高尚,目的的社會意義愈大,就愈能形成巨大而持久的學習動力。而只有具有遠大的目標,才能支持不懈地行動。李時珍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著書的宏大志向,他編著的《本草綱目》是祖國醫(yī)藥學寶庫中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這部長達195萬字的巨著,是他從35歲時開始撰寫,前后用了整整27 年時間才最終完成。在撰寫過程中,他成年累月在深山野谷采藥,訪問過成千上萬的樵夫、獵戶、漁夫、藥夫,閱讀了近千種書籍,做了成千上萬次試驗,克服了眾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傾注畢生的精力才實現(xiàn)了他自覺確定的行動目的。毛澤東同志少年時就志在改造中國,周恩來同志少年時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在學校學習時和長期革命實踐中表現(xiàn)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 時間管理,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因此,我們生應樹雄心、立壯志,建設祖國而奮發(fā)學習。

  3、堅持不懈,刻苦勤學

  目的計劃一經(jīng)確定,就要滿腔熱情,信心百倍,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堅持不懈,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氣概。光懂得道理和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學習、生活和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意志磨練。攀登科學高峰會碰到許多困難,要經(jīng)歷許多曲折和反復,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要有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毅力,只有這樣,才能登上科學的高峰。就像患有癱瘓疾病的科普作家高士其那樣,以頑強的精神進行和學習,他曾說:“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我的病不能降低學習的要求。”為了,他在四十幾歲的時候,又開始學習第四種外文,并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寫出了100多萬字的作品,給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4、學會自制

  要學會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為,既能克制自己的沖動,表現(xiàn)出應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擾堅決地執(zhí)行決定。如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自制力強的同學,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堅持說理,不和對方爭吵;而缺乏自制力的同學,就可能吵得面紅耳赤,甚至動手打人。又如,有的同學為了按時完成作業(yè),任憑身邊有人說說笑笑,仍能旁若無人地集中精力學習,表現(xiàn)出高度的自制力。所以,大家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喜怒無常,才能使學習貫徹到底。

  5、掌握學習規(guī)律,發(fā)揮主觀作用

  人類學習的實質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學習規(guī)律必然反映學習的本質和過程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習活動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人未能掌握客觀規(guī)律,以致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不能發(fā)揮出來。在學習中,只要不斷地總結和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我們就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做學習的主人,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28181.html

相關閱讀: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