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實踐動手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效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高二

開設的、、實驗課、野外科技考察課、文科社會調查課等都是實踐訓練課程。它一方面可以驗證課文中講到的定律、定理,鞏固所學的,一方面是培養(yǎng)訓練的觀察、實驗動手,同時也是培養(yǎng)的社會活動能力。

  從能力的角度來講,實踐動手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章結合學校的實際,講一下如何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怎樣做好實驗準備

  為了做好實驗,必須先做好實驗準備。對于來說,一般是兩類實驗,一類是布置的實驗課,學校提供實驗裝置、器材,由學生自己在實驗室做;一類是學生自己根據課本或科普書刊的實驗性文章在家里做。下面我們分別說一說這兩類實驗的準備。

 。1)教學實驗的準備工作

  上實驗課之前一定要首先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閱讀實驗指導書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弄清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二是弄清實驗的步驟。有的實驗指導書明確寫著“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那比較好辦;有的沒有寫,你就要善于從中尋找提煉。

  例如:《生物》課本的“實驗七·解剖家兔”就明確寫著“目的要求”是“認識家兔的體腔和其中的主要器官;練習解剖技能。”這雖然只是一句話,但是它的指導作用是貫徹于實驗的始終。

  在閱讀實驗指導書中的“步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正確理解每一句話,它寫的是“加微熱”,就不是“加熱”;一定要搞清步驟的先后次序,不能顛倒;必要時還應當明白每一個步驟的道理。

  做實驗之前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熟悉器材。這個實驗中,要用到哪些材料、器具和測量儀器,每一種器材的規(guī)格,都應當心中有數。最好在上實驗課之前,到實驗室看一看,遇到測量儀器還應當事先學會使用,學會如何提高該儀器的測量精度。與此同時,還應當認真閱讀“實驗室規(guī)則”,以便在做實驗時遵照執(zhí)行。

 。2)自選實驗的準備工作

  學生在課外自己設計做一些實驗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這類實驗要有三種準備:

  第一是理論準備。你的實驗目的是什么,為達到這一目的你做的實驗理論依據是什么。第二是方案準備。你為了達到實驗目的,應當設計怎樣的實驗步驟。第三是器材準備。由于在家中做實驗,條件有限,因此要在家庭許可的條件下來設計,待需要的器件、材料一一準備齊全之后,方可進行。

  從中學里就養(yǎng)成做好實驗前準備工作的習慣,對將來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大有益處。在一個實驗之前,對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案、器材,不作可行性論證,不作好準備,是做不好實驗、取不得成果的。

  ★怎樣進行實驗觀測

  科技實驗,其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使我們需要的自然現象或過程能夠發(fā)生或重演,以便于我們觀察和測量,然后再根據觀察和測量的結果來進行研究。因此,離開了觀察和測量,就失去了實驗的意義。

  中學實驗也是如此。那么在實驗中怎樣進行觀察和測量呢?也許有的同學會回答:那還不容易,用眼睛看,用測量工具量唄。

  這樣回答只答對了一半。實驗中的觀察和測量自然是眼睛看、工具量,但是,正確的觀察和測量并不是隨便可以做到的。它要求注意以下三點:

 。1)堅持觀察的客觀性

  它有兩層含義:一方面要求實驗者嚴格地按實驗的目的和步驟去進行,使應該出現的現象客觀地出現;另一方面,客觀出現的現象要客觀地觀察到,觀察到的現象要客觀地反映出來。不能頭腦里事先帶著框框,是我預期的現象就高興,不是預期的現象或是同預期現象相矛盾的現象就不注意、不反映。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在科學史上由于不能堅持觀察的客觀性,不少人,包括大科學家在內都吃過虧。例如:巴甫洛夫的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稀鹽酸對小腸粘膜的刺激可以使胰腺分泌胰液的現象。但是他們頭腦中有神經反射機制學說的框框,就認為觀察到的現象是由于他們在做實驗時沒有把神經割干凈,仍舊是神經反射機制。而另外兩個科學家,在觀察到上述現象之后,不帶框框,認真研究,終于提出了人體內激素調節(jié)機制的新學說。

  在我們中學生中,也有一些同學不能堅持實驗觀察的客觀性。

  有一個學校做化學實驗,老師布置的實驗是用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產生藍色絮狀沉淀的氫氧化銅,不料實驗結果出現的是白色沉淀。有的同學為了急于結束實驗,不能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在實驗報告中寫上“產生出藍色沉淀”。后來查清,出現白色沉淀是因為用的不是硫酸銅而是硫酸鋅。實驗錯了可以重做,但是不能堅持實驗觀察的客觀性,是搞好科學研究的大敵。

 。2)堅持測量的準確性

  測量,是對研究對象的一種定量的描述,實質上就是一種定量觀察。測量的準確性,就是從量的方面堅持觀察的客觀性。

  為了保證測量的準確性,一是要選擇比較先進、精密度較高的測量儀器,二是要努力掌握好測量方法。有了好的儀器和方法之后,還要如實地客觀地反映測量到的結果,不能主觀地修改數據。例如:在實驗“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中,根據測量到的兩個力F1和F2的值計算出合力F為4.21公斤?墒窃趯嶋H測量時測得的合力F是4.5公斤。這個時候也應當以4.5公斤為測得數據,不應擅自改為4.21公斤。至于為什么會有差異,可另外尋找原因。

  (3)堅持觀測時的積極

  堅持觀察的客觀性,所指并不是消極的觀看,必須同時伴隨著思考。要將自己看到的現象和自己過去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思考。例如:當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時,應當馬上意識到這不是硫酸銅,可能是鋅鹽,這是過去的知識告訴我們的,還要進一步核查搞清。這樣就可以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

  ★怎樣進行實驗記錄

  實驗記錄,是觀察和測量結果的信息貯存,是實驗條件、環(huán)境、乃至氣候、實驗設備等信息的貯存,是進行科學思維和研究,撰寫實驗報告的依據。

  記錄時必須遵守下列原則:

 。1)記錄的原始性

  實驗的內容一旦如實記入記錄本之后,不允許再作改動。重復實驗而獲得的新數據應重新記錄,不能修改上次實驗的結果。

 。2)記錄的及時性

  實驗過程中,現象一旦發(fā)生,數據一旦測出,就應立即進行記錄,不可等幾天之后憑回憶作記錄,以免發(fā)生錯記。

 。3)記錄的完整性

  記錄的時候,要求把實驗的條件,包括溫度、濕度、日照、風速、風向、大氣壓等;實驗的過程,包括實驗日期、操作順序、所用儀器設備的型號、廠家、精密度等;觀察到的現象,包括顏色、大小、快慢等;測量到的數據等等,完整地記錄下來。有時候還要把各種可能的干擾、相互因素的影響等記錄下來。

  我們不少中學同學在做實驗時,往往不能做到記錄的完整性,往往只注意記錄測量的數據,忘記了記錄現象、實驗條件和過程等內容,以至到最后進行實驗分析時發(fā)生困難。

 。4)記錄的系統(tǒng)性

  這是從時間的角度對實驗記錄的要求。實驗時間較長的實驗,要堅持連續(xù)觀察和連續(xù)記錄。有些問題,僅從一兩次實驗記錄還看不出其結論;經過長時間進行連續(xù)觀察和記錄則可以獲得嶄新的結論。

 。5)記錄的客觀性

  實驗中觀察和測量的結果是什么就記錄什么,不作任何評論和解釋。評論和解釋是實驗報告的任務。

  記錄的這五性是科學史上無數科學家們辛勤勞動的結晶,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五性”才是正確的態(tài)度。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卡文迪許做分離空氣成分的實驗時,發(fā)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小氣泡,他解釋不了但作了完整客觀的記錄。在109年之后,這個實驗的原始記錄幫助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fā)現了氬氣,獲得1904年諾貝爾獎金。

  竺可楨從青年時代起,就不間斷地、周密地觀察并記錄了自然界的物候現象,直到逝世的前一天。每年,他都要記錄北京北海公園的結冰、融化、植物開花、燕子歸來、布谷初鳴等物候的日期,從不間斷。這是記錄的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最典型的實例。本來,每年的燕子歸來、布谷初鳴的日期說明不了問題,而幾十年連續(xù)記錄就能說明重大問題,竺可楨據此寫出了重要的著作《物候學》。

  我們中學生做實驗記錄,也應做到這五性。

  ★怎樣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實際上也是一種觀察。一般來說,考察要求把重點放在現場,實地去觀察自然現象的表現、性質、特征。它在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礦物學、學、地質學、古生物學、農學、醫(yī)學等領域里有著廣泛的運用。中學生從小學會怎樣進行實地考察,長大了從事上述各學科領域的工作時就得心應手了。

  中學生課外實地考察應該怎樣進行呢?通常,要做好下面四點:

 。1)明確考察的目的和任務

  出發(fā)之前,要確定考察的對象,再根據考察對象的特征和個人的條件確定考察任務。

  中學生考察活動和科技人員的科研考察不同?蒲锌疾熘荒苁且粋總的大概的目的和任務,考察的結果在考察前是人類所未知的。中學生考察,一般都比較淺顯,從知識內容來說是人類已知的,中學生又不是長期從事考察工作,因而時間有限,所以考察的目標和任務應當明確、具體,是中學生力所能及的。

 。2)圍繞考察目的做好準備

  第一個準備,是準備。把有關考察對象的材料盡可能搜集齊全。

  第二個準備,是器具準備。把考察用的工具(儀器、測量器具、標本夾等)和野外生活用具準備好。

  例如:北京市地理愛好者協(xié)會海淀分會組織幾個學校的中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活動就是這樣明確任務、做好準備的。

  當時,他們確定了考察對象是北京市西南山區(qū)的拒馬河?紤]到這一考察對象具有石灰?guī)r地質構成,喀斯特地貌明顯的特點,還考慮到中學生學過的地理知識和研究能力,他們確定了考察的任務是:了解石灰?guī)r地貌的主要特點和拒馬河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這樣的任務,對于中學生來說是可以完成的。

  任務確定后,每個參加考察的學生都進行了準備。他們查看了有關石灰?guī)r地貌的資料,諸如:地理課本上的有關章節(jié);雜志上關于云南石林的描述;科技報上關于拒馬河的報道;還查看了該地區(qū)詳細的地圖。經過這樣準備,考察進行時就比較緊湊順利。

 。3)考察中認真觀測和記錄

  關于觀測和記錄的方法,同實驗的觀測和記錄是一樣的,這里就不重復了。

 。4)整理材料寫好考察報告

  考察在現場結束后,整個考察活動并未結束。整理考察所得材料,撰寫考察報告,是考察活動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不寫考察報告,考察的結果無從反映,考察便失去了意義。

  考察報告的寫作,和游記不同。游記側重游覽過程和所見事物的描述,并展開某些聯(lián)想或情感抒發(fā)。而考察報告則側重于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對考察對象進行客觀的說明和必要的論證,用語應準確簡明,避免重復、?嗦、一詞多意。抒情和描寫在必要時也可稍用一點,但以不影響科技內容的表達為度。

  以上四點,是考察活動的全過程,是不可缺少的。中學生經常進行這類活動,有助于提高實踐能力和寫作能力。

  ★怎樣進行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實質就是對社會的觀察。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要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無論是從事社會科學方面的工作,還是從事自然科學方面的工作,歸根到底都是要建設我們這個社會,F在,在寒中,有不少中學生回家鄉(xiāng)作社會調查,有的有收獲,有的就沒有收獲。歸納起來,有收獲的同學多數是采用下面方法的:

  (1)做好調查準備

  調查對象一經確定,就應當明確調查目的。然后圍繞調查目的盡可能地搜集資料,擬寫調查提綱,制定調查方案。尤其是調查提綱不可沒有,不然的話,調查開始后,幾句話一說,就調查不下去了。

 。2)掌握幾種調查方法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幾種:一是召開調查會,調查者主持會議,按調查提綱逐項提出問題,同與會者討論研究。二是直接參加各種會議,如去工廠調查可參加車間班組會,去城市調查可參加市里組織的有關會議。三是口頭談話調查,調查者和被調查者直接交談。四是直接觀察,把在調查過程中看到的各種生動、真實、可靠的材料記錄下來。這一點往往為初學社會調查的同學所忽視,因為他們以為只有從被調查者口里說出來的內容才是調查材料,而忽視了在現場看到的活材料。比如,調查一個先進人物時,他不會說自己如何艱苦奮斗的,但是從他的穿著打扮、面容精神、家庭環(huán)境等現場的觀察則可以獲得他嘴里沒有的材料。

  這里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口頭談話調查法,是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談話的時候,要和調查者平等相待,一見如故,從雙方都熟悉的人和事談起,根據調查提綱逐步提問。交談當中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的談話,并注意對方的狀況,若不宜談下去則可盡早結束談話,再另行安排;談話過程中不要只顧低頭記錄。

 。3)寫好調查報告

  和考察要寫考察報告一樣,社會調查也要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寫法,同學們可以找專門的書來看,這里就不講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xuexi/32052.html

相關閱讀:注重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提高學習效率的七個小技巧
高中學生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利用學生資源提高數學合作學習效率
數學觀察力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