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比學習書本知識更重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兒子一到家,把書包往沙發(fā)一扔,開始看電視了。媽媽正在燒飯,就叫著:“兒子,先做會作業(yè),飯還沒有燒好呢。”孩子不理睬。開始吃飯了,他照樣自己看電視,也不吭聲,也不去吃飯。媽媽再次叫他吃飯,他大吼一聲,你們煩不煩?這時老爸上火了,你不吃飯就到房間做作業(yè)……兒子把門“砰”的一關。兒子的這種情緒反應正常嗎?這種情緒狀態(tài)下能學習嗎?如果說這一幕是發(fā)生在工作單位,那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人”,一撇一捺,一撇代表人的“身體”,一捺代表人的“心理”,身體要鍛煉,心理也要鍛煉,只有二者都健康,才能互相支撐得牢,“人”才能正,這叫“身心”和諧健康,否則必然東倒西歪,不像個“人”。
心理品質(zhì)跟學習有什么關系呢?科學研究表明,關系大著呢。先說說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通俗地說就是專心程度。沒有注意,就沒有學習,注意是學習的門戶。很多孩子猴子屁股坐不住,像抹了油一樣,上課或自修課上,交頭接耳,不停說話,怎么能夠學習呢?嚴重者被稱為“多動癥”(這需要專業(yè)醫(yī)生治療),那么如何保持孩子較長時間專注地做某一件事情呢?這就需要通過注意力的訓練。一般從兩個維度入手,即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注意力分配訓練。通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品質(zhì)。
再如情緒。小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覺知能力、調(diào)控能力都比較弱,而孩子的情緒又特別容易波動,時而興奮,時而郁悶。而情緒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大家都知道,情緒好(心情好),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就好;而情緒不好,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學習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健康的孩子應該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并且有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有研究表明,情緒調(diào)控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情商是決定人的事業(yè)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還有一種心理品質(zhì),那就是社會適應能力,其中包括人際交往(溝通)能力。能夠與同伴、長輩正常交往和溝通,這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關系密切。孩子長大以后,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會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適應)能力,能夠使孩子生活在群體中心情愉快;能夠知道以他人為參照,自知與知人。人是生活在群體中的,人如果一個人整天關在家里,怎么學會與人交往?一個人如果整天與電腦交流(上網(wǎng)),那他只能沉迷于虛擬世界,脫離現(xiàn)實。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表現(xiàn)出有教養(yǎng)、有談判和辦事的能力。而人際交往能力是需要學習的,需要訓練的。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51136.html

相關閱讀:三字決——學習必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