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立一部“學習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在一年之初,人們往往有著種種雄心勃勃的打算。然而,心理學家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23%的愿望會在新年的第一周內(nèi)成為泡影;有45%的愿望會在新年的第一個月中宣告無望;有60%的愿望會在半年內(nèi)以失敗告終。

  在學習上也是這樣。許多學生在考試失利后,總愛狠命發(fā)誓:我一定好好學習,一定抓緊時間,一定要有計劃,一定要認真仔細……可到下次考試時,“一定”一個也沒落實,上次所犯的錯誤這次依舊再現(xiàn)。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一句非常有價值的話:“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有熟練得 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地表現(xiàn),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其實,許多同學也知道學習要訂計劃,要注重積累,要勞逸結合,要注意總結。然而這種“知道”之所以老是停在“知道”,沒有轉化成相應的切實體驗,進而帶來學習的進步與成功,乃因為沒有將它們落實于具體的措施,轉化成相應的習慣。

  習慣是最重要的,但習慣也是最難建立的。以前我上中學時,學習常常打疲勞戰(zhàn),久而久之,感到身體不支,效率降低。我也老提醒自己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鍛煉身體,可一學起來就什么都忘了,或老是想著 “過一會兒再鍛煉吧”,結果就一氣學到了睡覺之時。

  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勞逸結合”不能老停留在口頭上、觀念中,而不見諸于行動。于是,我在計劃中規(guī)定到整點時間必須休息和鍛煉,把“注意勞逸結合”、“要鍛煉身體”等口號寫在醒目的位置上,甚至在做作業(yè)之前寫在書上、本上。不光如此,我還設置好了時鐘的鬧鈴,讓它到整點時來個“鈴聲大作”,吵得你不得不停下筆來。

  如此“奮戰(zhàn)”了許久,我才使“勞逸結合”真正成為了自己生活的現(xiàn)實。

  學習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從學習的能力因素來講,有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考能力等;從學習的過程來說,涉及到聽課、作業(yè)、練習、復習、考試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從學習的科目來看,又有數(shù)學、物理、化學、語文、外語等等。這么多因素、環(huán)節(jié)、方面,抓起來著實不易,這就需要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有一種系統(tǒng)管理的思想和能力,有章有法,持之以恒,而不能想起什么就抓什么,喜歡什么就做什么,把學習弄成了一種雜亂無章的、低效的活動。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健全法制;要管理好一個企業(yè),也必須完善規(guī)章制度。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會和單位才能正常和高效地運轉。

  對于學習者來說,尤其是那些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習者,也應該給自己立一部“學習法”,或者說是學習的規(guī)章制度。從聽課、做作業(yè)、搞好復習,到學好數(shù)理化等各科科目,都給自己訂好明確的要求,讓自己自始至終、一絲不茍地去貫徹執(zhí)行。

  我自己就是這種“學習法”的受益者。上中學時,我就給自己逐步訂立了多項規(guī)定。比如關于“作業(yè)”,我曾制訂的規(guī)定有:1、先復習,后做作業(yè)。2、作業(yè)要限定時間。在限定時間內(nèi),專心致志,不做其它無關的事。3、做作業(yè)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輕易請教他人,更不能去看、抄他人的作業(yè)。4、作業(yè)經(jīng)老師閱后,對所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找出原因并加以訂正……

  訂了這種“學習法”后有諸多好處:首先,它加強了我行為的目的性,知道自己在學習中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其次,起到了督促提醒的作用,由于通過“學習法”的反復強化,把許多正確的做法逐漸轉化為習慣;再次,便于總結分析,找出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53299.html

相關閱讀:三字決——學習必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