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
張東升,男,畢業(yè)于云南省重點中學——曲靖一中,在1997年5月份的全省統(tǒng)測中曾榮獲云南省文科第一名,現(xiàn)為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學生。
記得高考前夕,我在書店里發(fā)現(xiàn)一本書《在北大等你》,當即欣喜若狂。從此以后,那本書陪伴我走過了 一段最難熬的日子,也陪伴我走進了北大。
我曾把《在北大等你》諸學子的方法歸納總結(jié),分門別類地記在筆記本上,不時翻閱,的確受益匪淺。最 為重要的是形成了我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方法因博采眾長而顯得更加珍貴,使我在高三的學習中甚至大學的學 習中都受用無窮。
拿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后,常有人問我學習經(jīng)驗,自己也確實盡力地告訴他們,但卻發(fā)覺常是抓住一點, 不及其余。于是常想著能靜下心來,全面地總結(jié)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求對在高中學習的諸學子有所幫助。 正好出版社給了我這一機會,于是也就有了這篇短文。
在這篇文章里,略談高一高二的學習,重點論及高三的學習、生活、心理調(diào)整,以及如何填報志愿。
一.高一高二:沖刺前的準備
如果說高中生活是一場馬拉松長跑的話,那么,高一便是興奮的起點,高二算是難熬的中段,高三則是最 后的沖刺。
高一、高二是打基礎的階段,基礎越厚,才能沖得越高。因此高一高二的學習中應當時刻記住“廣博”二 字。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其一,不偏科,文理科同等對待。自己喜歡的課要努力學好,并使之成為自己 的優(yōu)勢;不喜歡的課亦應耐心聽講。其二,多讀課外書,廣泛涉獵各國文化經(jīng)典,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這點 相當重要,很多平日堪稱優(yōu)秀但卻并非尖子的人到了高三一躍而上,憑的就是較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至于具體到 讀哪些書,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這人喜歡總體瀏覽,把四五本厚厚的文學史仔細讀了一遍,記了四 本筆記,收獲不小。之后也就知道名著的價值所在,知道了該讀什么。其三,常去閱覽室,多讀各種期刊雜志 ,堅持看報紙,關(guān)注國家大事。記得我上高中時,每天必去閱覽室,有時星期六星期天也會鬼使神差般地轉(zhuǎn)到 那兒(周六周日不開門)!吨袊嗄陥蟆肺颐刻於伎础F诳s志則憑興趣,隨手翻閱,碰到感興趣的就抄下 來,不知不覺中也有了幾大本摘抄。于是,與人談天頭頭是道了,寫起作文來一揮而就了,其實歸根到底是知 識面廣了,知識增加了。
給高一高二學生的一點建議是:生活要有規(guī)律,每天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最好能固定下來。單調(diào)的重復不見 得就是枯燥,它至少讓你覺得有事做。
二.成功=時間+方法+堅持
大概這一成功公式是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才看到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等我把它解釋一下,你也就清楚了。
時間是指時間上要保證,學海無涯苦作舟,這“苦”字也就說明了讀書是必須多投入的。憑我自己的經(jīng)歷 ,在高中階段,每天學習時間的投入(包括上課時間、課外學習時間)如下:高一、高二≥10小時,高三≥12 小時。高中生應當樹立時間至上的觀念,學會擠時間,搶時間。在這方面,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和一份短時期 的計劃有較大意義。
方法之重要自不用說。只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學習上的高效率。如果說時間保證是表面上的刻苦,那么,好 的方法便是本質(zhì)上的動力。具體方法在后面談到,這里要告訴高中生的是兩句話:其一,學習時間內(nèi)心平氣和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在翻開學習資料的同時,排除一切雜念,專心致志地思考。其 二,學會正確安排時間,高一高二應當文理相間,先課內(nèi)后課外,先作業(yè)后練習。高三我采取集中復習法,每 天兩門,每周完成兩輪大循環(huán),自我感覺效果不錯。其要點還在這兩門的安排上,我是學文科的,歷史和政治 不能安排在一起,英語和語文不能安排在一起,這四科都有相互的干擾性。我當時是這樣安排的:歷史和數(shù)學 、語文和政治,英語每天安排固定時間段看。
最后就是堅持,恐怕這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重要的三點一線總是很單調(diào)的,尤其對于高三學生,每日 面對高強度的練習及記憶總不免會有幾分害怕。這時候,“堅持”尤為重要,我高中時習慣寫日記,高三更是 每天必記,現(xiàn)在翻看,確有觸目驚心之感。常有的內(nèi)容是發(fā)泄自己的壞心情,向筆記本訴苦,然后又鼓勵自己 前途是光明的。出現(xiàn)最多的句子便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堅持就是勝利!”大概就是憑著日記的鼓舞 和心里那一份對大學的渴望,我每天都始終如一地堅持做應該做的事,直至高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58054.html
相關(guān)閱讀:期末考試沖刺:元旦三天別打亂生物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