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的課都是直接講解式的。就是說,這些課的目的在于傳遞知識、題材或方法。
按常規(guī)來說,講授者講課時不能被打斷或者向他們提出問題,而是以均勻的速度往下進行,并且不知道學生對自己所講的是否都理解了。有時候雖然也可能提些問題和進行討論,但通常這種口頭交流都是單方面的。然而,大多數(shù)講課教師――除非他們的社會感覺遲鈍――都能覺察到其聽眾的反應,并能意識到應在什么時候進行重復、說明或采用新的圖解或例證。
聽課的效果通常比讀書的效果更好些,這是因為,在本人親自參與的情景中,更容易受熱情和態(tài)度的感染。
對教育方法的研究表明,若以考試結果來衡量,講授法一點也不比其它教學方法差。并且由于教師教二百個學生與教兩個學生在難度上差不多是一樣的,因此講授法很可能還會繼續(xù)成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此外,全班在同一時間內(nèi)進行同樣的教學有一個好處:學生們的共同經(jīng)驗為以后的討論奠定了基礎。而且,即使你在上課時只聽懂了一點點,至少也使你對自己知識中的欠缺有一個認識,意識到了自己對哪些領域是無知的,從而能夠記下足夠的筆記以幫助自己著手補習這些內(nèi)容。
對學生來說,上課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只有抓住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才能使學習獲得成功。
(1)在教室里渡過“黃金時代”的大部分光陰。學生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意思是說,它對一個人未來的畢生事業(yè)關系重大。在全日制學校里,一周要上 32~34節(jié)課,每學期約640節(jié)~680節(jié)課。同學們獲取各門知識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可見中學時代的大部分光陰是在課內(nèi)渡過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當認真上好課,使“黃金時代”光彩奪目。
(2)獲取知識,發(fā)展智能主要靠上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以課本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結合同學的實際情況,經(jīng)過認真準備之后,進行教學,所以,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超過了教材本身。如果上課時能和老師密切配合,一般地說,是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的。
“學生時代”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是一天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聽好老師的每一堂課,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網(wǎng)址:http://www.yy-art.cn/xuexi/chuzhongxuexi/14619.html
相關閱讀:專心聽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