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農(nóng)莊,戴上外婆為我準(zhǔn)備好的斗笠,提起小水桶、拿著小鏟子,迫不及待的跟在外公屁股后面,興奮的在果樹間穿梭,因為今天外公要帶我去見見草叢里的“嬌客”。
外公帶我來到一片有些草叢的黃土地,說:“就是這里,挖寶吧!”我蹲下身來,看見草叢間原本平坦的土地上,有一小堆一小堆用圓形小土球堆砌起來的小丘,但是除了這些靜默的小土丘及一旁隨風(fēng)搖曳、款款擺動的小草外,其它別無一物。“這里嗎?這里能有什么啊?”我詫異的問外公。“你別看這里表面上平靜,里頭可是大有玄機、生意盎然呢!別急,等會你就會明白這草叢里的小秘密了。”外公一邊說著,一邊用小鏟子撥開小土丘,再鏟了幾下,土丘下的洞穴就現(xiàn)形了。只見外公拉來了水管,直往洞里猛灌水,不一會兒,洞穴里便匆匆忙忙的爬出一只黑褐色圓頭圓身的小家伙。趁它還來不及鉆進別的孔穴之前,外公伸手逮住了它,然后將 這只“肚猴”放進水桶里。我也如法炮制的學(xué)著外公撥開小土丘上的沙粒,挖通原本藏在沙粒下的小洞,而后朝洞穴灌水,果然一只只蟋蟀便手到擒來了。外公告訴 我這就是所謂的“灌肚猴”,“肚猴”,就是蟋蟀,俗稱促織、蛐蛐兒。
我仔細看著水桶里的幾只蟋蟀,它們都有著黑褐色的身軀,頭部長著長長的觸角,后腿又粗又大,便于跳躍,體長約兩、三公分。雄蟋蟀好斗,兩翅摩擦能發(fā)出聲 響,雌蟋蟀不發(fā)聲。我想起古書里曾記載古人畜養(yǎng)蟋蟀及斗蟋蟀等事,例如《詩經(jīng)》里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唐朝《開元天寶遺事》里也記載:“宮中秋興,妃妾輩皆以小金籠貯蟋蟀,置于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亦效之。”宋朝宰相賈似道整日與群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類書纂要》中曾記下“賈似道于半閑堂 斗蟋蟀。”之事,可見蟋蟀雖是會破壞各種農(nóng)作物的根、莖、果實、種子等的“害蟲”,但自古以來卻是許多人愛不釋手的小寵物呢!此外,還有些地方會將蟋蟀當(dāng) 成小吃供人食用,而在泰國、柬埔寨等國家,更有將蟋蟀用油炸的烹煮方式做成食品的呢!
看著水桶中活蹦亂跳的蟋蟀,它們似乎很緊張,沒有一刻安歇。我不忍心讓它們互相打斗,更不忍將它們炸成食物,于是在捉完蟋蟀后又將它們放回土里,等待下次回來農(nóng)莊時再次將它們“灌”出來,看看這些“草叢里的小秘密”──久違了的蟋蟀是否又長大了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xzw/1193516.html
相關(guān)閱讀:有趣的小金魚
我愛吃的水果作文600字_關(guān)于水果的作文
我家的魚池
螞蟻,昆蟲中的英雄作文900字_關(guān)于蟲子的作文
大樹老師作文700字_關(guān)于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