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位語文老師,她愛好文學,家里自然有成堆的好書。但我既不感興趣于各種小說,也不著迷于其他文學作品,只在這座書山中撿了一塊不起眼的“石頭”——《金像背后》。
《金像背后》為李元所著,它以豐富的資料介紹了西方科幻片的盛衰、恐怖片的離奇、倫理片的時興、好萊塢三代人的演變、著名影星的生活與愛情……它象一扇窺視西方影視界的窗口,使我在獲得廣泛電影知識的同時,也看到了西方社會五顏六色的怪現(xiàn)狀在銀屏上的種種反應映。
在這本書中,我了解到西方科幻片從鼎盛到衰落的歷程,認識了科幻小說的兩大鼻祖——凡爾納和威爾斯,懂得了神話與科幻的根本區(qū)別;看到了西方文明的畸形兒——恐怖片,明白了西方很多人為什么花錢去尋恐怖、心甘情愿地去擔驚受怕的原因;窺見了西方社會在傳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里、在和諧幸福的假象背后隱藏著的尖銳的矛盾。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已經(jīng)淡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體貼的可貴感情已經(jīng)相當程度的喪失;銀幕上的西方政治事件讓我感到觸目驚心;漫話美國戲劇片使我對卓別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今日好萊塢三代人的生活,使我懂得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決定于利潤。帶著文化與技術雙重性質(zhì)的電影工業(yè)和電影文化都受到資本主義必然規(guī)律的制約,它的前途是暗淡的,無論什么人、什么力量,都無法挽救它必然衰退的命運;在金像背后,隱藏了形形色色的內(nèi)幕;英格麗·褒曼和費文·利兩位影星的自傳,燃起了我的影星夢。
我從小著迷于科幻電影,于是在得到這本書時,便如獲至寶、欣喜若狂地讀起來。在我漫游了那向往已久的神秘世界后,存于心中的迷團一個個被解開。我不僅對科幻片產(chǎn)生的背景、科幻片的制作及其所產(chǎn)生的社會效應有了深入的了解,還了解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國雖有幾十萬“科幻迷”,但從事科幻影視的卻不足十人,年產(chǎn)科幻片還不到一部?偖a(chǎn)科幻片12部,有十部還是翻譯的?苹闷瑒(chuàng)作史也極為短暫,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便銷聲匿跡了。這與西方科幻片制作者數(shù)以萬計、年產(chǎn)科幻片數(shù)十部的現(xiàn)實比起來,真是九牛一毛,讓人感到寒酸。因此,我便立志要從事科幻影視業(yè),用我們自己的科幻片來填補那數(shù)以萬“科幻迷”的腦海,從而展示我國工業(yè)、文化的發(fā)展。
我愛書,尤其喜愛《金像背后》這本書,因為它是我志向的轉(zhuǎn)折點,是我新的起跑線。雖然它在我家書山中不過是塊不起眼的“石頭”,但它將成為我實現(xiàn)理想的里程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xzw/1282982.html
相關閱讀:文武雙全的江雨奧 作文500字
我們心中的昆明精神 作文400字
校園里的平安機器人 作文400字
頤和園的導游詞 作文200字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師 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