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領(lǐng)域:音樂
課前教材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
作為一名小班教師,
如何穩(wěn)定新入園幼兒的情緒,
如何讓孩子們
愛上幼兒園、
愛老師、
愛同伴?這是我們必須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在與幼兒
相處的這段日子里,
我反復(fù)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么有的孩子還會苦惱不止呢?在
觀察和思考中,
我找到了答案:
主要原因是陌生環(huán)境沒有同伴,
離開親人失去安
全感,于是焦慮情緒油然而生,哭鬧成了最好的發(fā)泄方式。這節(jié)《魚兒好朋友》
活動,
節(jié)奏朗朗上口,
歌詞簡單易學,
活動中讓孩子們進行簡單的動作模仿學習,
在音樂活動中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能夠積極地參與游戲,愿意與同伴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
、感受歌曲中一條魚的孤單和三條小魚的快樂的情緒;
3
、能隨音樂做模仿動作(小魚擺尾游水動作)
活動準備
1
、
《魚兒好朋友》磁帶,錄音機,鋼琴;
2
、魚兒好朋友的視頻課件;
3
。◆~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幼兒隨教師學小魚游
教師做小魚游的動作引出歌曲。教師扮演小魚,一邊做魚游動作,一邊用緩
慢的速度讀出“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并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實錄:
老師以小魚的身份:小朋友們好,我是一條小魚,你們好!
幼兒:小魚你好!
老師:我在水里游泳,游啊游。
教師蹲下做發(fā)愁的動作與表情說:
“我開心嗎?”
幼兒:不開心、難過的。
教師:對呀,我一個人孤孤單單在發(fā)愁,沒有人和我做朋友。
分析:剛?cè)雸@的小班孩子,在傾聽習慣能力方面與回答問題的完整性都不夠好,
所以需要老師,反復(fù)的講述,通過提問與強調(diào),讓孩子們學會其中的詞句,通過
動作與表情,讓他們明白其中詞匯的含義。
二、聽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游戲
。
1
)教師一邊做小魚游的動作,一邊用緩慢的速度唱出“一條魚,水里游,孤
孤單單在發(fā)愁”
,并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教師:小朋友們,你能幫幫我,讓我變的開心。浚ㄗ杂苫卮穑
。
2
。┖托◆~做朋友。
教師:這里也有一條魚,和我一樣孤孤單單的,在發(fā)愁;
(放第一段課件)
教師:
咦,
來了一條小魚,
它們碰在一起做了些什么呀?教師示范做出相應(yīng)動作;
教師:誰愿意和我做朋友啊
?
。ǚ诺诙握n件)
教師和一個幼兒一邊做魚游的動作,一邊用中速讀出“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
巴點點頭”
,并伴隨高興的表情。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兩條小魚在一起是怎么樣做的?(搖搖尾巴,點點頭)
教師:做的真不錯,這時候又來了一條魚,也游來和他們做朋友了。三條小魚碰
在一起會怎樣呢?(大膽想象發(fā)言)
。ǚ诺谌握n件)
教師再請一名幼兒邊作魚游動作,并唱出“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
伴隨愉快的表情。
三、
聽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游戲。
1
、教師:小朋友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朋友么?
2
、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感受共同游戲的快樂。
大家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這次音樂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比較高昂,在說說、做做、唱唱的過程中,孩子們
體驗到了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但在活動中,少數(shù)孩子們對詞句的傾聽不夠,
表達不清,有的甚至眈眈地看著老師,不知要做什么,所以在這次活動中,我的
教學重點放在愿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讓幼兒大膽參與游戲中來,
與同伴共同游戲
想,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普遍達到了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062842.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班音樂教案:百變飛碟
小班音樂教案:歌唱《我是棉花糖》
小班音樂教案:拔蘿卜
小班音樂:木偶人跳舞-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健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