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二份,并知道整體大于部分小于整體及等分后的一份叫整體的二分之一。
2.培養(yǎng)幼兒探求知識的興趣及解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zhǔn)備
1.幼兒人手一份不同顏色的圖形(),操作材料若干(綢帶、橡皮泥、米、蘋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條、剪刀8把、水果凍盒人手2個)教師示范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各一套。。
3.背景圖一幅(寶殿)、金鑰匙一把、判斷卡若干。
4.錄音機(jī)及有關(guān)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探索實(shí)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綢帶、橡皮泥、米、蘋果,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shí)物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后的兩個部分是一模一樣的(重復(fù)一次,加以強(qiáng)調(diào)),可以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凍盒這些工具來分。
2.幼兒嘗試(放音樂),老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時間5分鐘)
3.反饋嘗試結(jié)果。
A.提問:①(出示綢帶)小朋友剛才你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具把綢帶很長很長,不好直接拿起來比較,又該怎樣分?(用尺子量)
、冢ǔ鍪久祝┌衙追殖蓛扇嗤牟糠衷趺捶,用什么工具來分?(用水果凍盒量出兩杯,這一杯和另一杯一樣多)可如果米很多,這樣分起來要很長時間,用什么方法會省事一些?(大桿秤)
、(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來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分開比一比)下面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是否準(zhǔn)確(教師實(shí)驗(yàn)稱重量),小朋友的眼睛雖然很亮,可是用儀器測才是最精確的。
④蘋果你們又是怎么分的(用刀切),對了,老師沒給你們準(zhǔn)備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么辦了,現(xiàn)在老師也看準(zhǔn)了把它分成兩瓣,用刀切時可要注意安全,別傷著手,如果要更準(zhǔn)確些就可用天平稱一稱。
B。教師小結(jié):像這些實(shí)物,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想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兒跟讀),什么叫二等分?(就是把物體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學(xué)習(xí)幾個圖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樣的圖形可以“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幾何圖形)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可二等分,今天老師給你們準(zhǔn)備的是幾何圖形,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折的辦法把幾何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嘗試,教師巡視,引導(dǎo)幼兒可以相互討論。(放音樂)
3、幼兒反饋嘗試結(jié)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178567.html
相關(guān)閱讀:大班故事教案 木船里的小魚
大班歌唱活動 捏面人
大班教案:五彩豆
大班其他教案:小瓢蟲的歌
大班綜合活動《逃家小兔》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