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感受光與影子,知道影子會隨光源的移動而改變的現(xiàn)象。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愿意參與操作和制作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視頻《好看的動物手影》,電腦。
2、動物圖片:兔子、蝴蝶、螃蟹若干、白紙、漿糊、棉簽、抹布;手電筒、幕布、燈箱。
3、皮影一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 關(guān)燈,欣賞視頻《好看的動物手影》,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討論:你看到了什么?
這段表演有趣嗎?
猜一猜,是怎么演的?
2、 幼兒和教師隨機玩手影,在投影下體驗手影表演的快樂。
教師:我也會,看看我的手變成了什么?(小狗)小狗在干什么呢?(汪汪汪叫呢)
你們想玩嗎?試一試。
教師:我看到大家的手影了,真有趣。
基本部分:
一、出示動物圖片,啟發(fā)幼兒探索“動物怎樣動起來”。
1、 教師:剛才小朋友的手影動物都動起來了,好像在跳舞。
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想跳舞。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讓這些小動物動起來呢?
(幼兒自選一種小動物,嘗試讓小動物動起來)
2、幼兒探索各種動物跳舞的方法,教師觀察指導(dǎo)。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小動物跳舞的?
3、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手揮舞、舉高下落飄動、吹。
教師:小朋友的方法真多,有的手抖動,有的吹,有的舉高飄落下來,大家都讓小動
物自己在動,真有趣!
啟發(fā):如果小動物不動,有什么辦法能讓小動物跳起舞來呢?
(我們來看看桌子上都有什么材料)
二、幼兒第一次探索:“光影的秘密”。
1、介紹材料:動物圖片、漿糊、手電筒、白紙。
教師:看看老師帶來了哪些材料?
這是什么?(手電筒,打開開關(guān),手電筒是有光的)
能不能用這些材料幫忙,讓你的小動物跳起舞來呢?
想到什么好辦法就去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探索:引導(dǎo)幼兒粘貼動物圖片。
提問:你想到什么好辦法?圖片貼好就能跳舞嗎?
3、幼兒嘗試用手電筒照射,發(fā)現(xiàn)影子,讓小動物跳舞。
教師:你的小動物跳舞了嗎? 誰在動?
當手電筒照在動物身上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邀請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會動的影子”。
1、教師出示圖片,演示、觀察“會動的影子”。
(1)提問:(小蝴蝶也想做影子游戲了)瞧,蝴蝶跳起舞了嗎?哪里在跳舞?
(2)發(fā)現(xiàn)能跳舞的動物(圖片未完全固定)
提問:為什么都是貼在紙上,有的動物能跳舞?有的動物卻不能跳舞呢?
(發(fā)現(xiàn)動物粘貼的方法不同)
想不想讓你的動物也跳起來呢? (我們再來試試吧。
2、引導(dǎo)幼兒調(diào)整小動物-----玩影子游戲,使動物跳起舞來。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用手電筒和動物的剪影做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秘密。當小動物的身體全部貼在紙上的時候,手電筒照過去,紙上會留下動物的影子。如果只粘貼動物的中間部分,移動手電筒的光源,我們看到,小動物的影子會隨著光源移動跳舞。)
四、影子游戲。
幼兒即興表演“影子游戲”,教師隨機加入兒歌或歌曲引導(dǎo)。
教師:我們給客人老師表演一下你的小動物是怎么跳舞的?好嗎?
教師:“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蝴蝶蝴蝶飛呀飛,飛過草地飛過田野。你像那美麗的花朵,展開了五彩的翅膀......
小螃蟹,八條腿,大鉗子,真威武。橫著爬,做游戲,爬來爬去真有趣!”
結(jié)束部分:
這是什么,見過嗎?(皮影)有沒有看過皮影戲?
皮影又叫"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皮影戲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天水等地農(nóng)村,很受人們的歡迎。
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演皮影戲,我們回去以后,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動物圖片當皮影,在班里表演皮影戲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184483.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班科學教案 車牌的秘密
中班科學活動《氣球吃什么》課后反思
秋天的菊花??中班科學
中班科學教案 魔術(shù)師
中班科學教案:發(fā)現(xiàn)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