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制泡高手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大班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老師出示碎磚塊,請小朋友們討論將碎磚塊放進水里會有什么現(xiàn)象,然后討論為什么磚塊放進水里會冒泡泡。鼓勵小朋友們探究瓶子放入水中產(chǎn)生泡泡的不同方法,并進行簡單記錄。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小礦泉水瓶、記錄表、記號筆、擦手布各一,兩人一個大水桶。

  2、教師操作材料:長方形魚缸一個,碎磚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小磚塊冒泡泡。

  1、教師出示碎磚塊,引發(fā)幼兒猜測,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是一塊碎磚,我把它放進水中會怎樣?(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各種各能性。)

  [磚塊會沉到水底;磚塊會把水染上顏色;會有泡泡冒出來……]

  2、教師演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真的沉到水底了!又泡泡冒出來,小小的,一串串的……]

  磚塊沉到了水底,而且還冒出一串串的泡泡,象海底世界一樣,真好玩!

  3、討論:為什么磚塊放進水中會有泡泡?

  師:奇怪,為什么磚塊放進水中會有泡泡?

  [磚塊不光滑;磚塊上有許多小孔,泡泡就是從小孔里冒出來的。]

  (通過視頻儀觀察發(fā)現(xiàn)磚塊表面不平整,上面有許多小孔。)

  4、小結(jié)。

  師:原來磚塊凹凸不平,上面還有許多小孔,里面有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當我們把磚塊放進水里,水就把小孔里的空氣趕了出來,大家就看到了磚塊冒出一串串小泡泡的現(xiàn)象。

  (評析:一塊小磚塊引發(fā)幼兒思考和猜測,幼兒提取自己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猜測,做出了多種可能性的回答。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孩子們有所發(fā)現(xiàn),教師則通過形象的語言進行小結(jié),使幼兒了解到泡泡產(chǎn)生的原因,為后面的活動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

  二、找泡泡。

  1、猜一猜,瓶子放進水中會不會有泡泡冒出來。

  (1)出示小礦泉水瓶,引發(fā)幼兒猜測。

  教師提問:小瓶子里有空氣嗎?如果把瓶子放到水里會冒泡泡嗎?為什么?

  (2)幼兒大膽猜測并交流。(請幼兒大膽進行猜測,并結(jié)合生活的經(jīng)驗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瓶子里有空氣,瓶子放到水里會浮著;如果把瓶子蓋子擰掉,就會冒泡泡;瓶子浮在水上不會冒泡泡;只要把瓶子按進水里就會有泡泡的……]

  (評析:幼兒的猜測多種多樣,教師并不評價對錯,而是讓幼兒大膽思考,猜測各種可能性,為之后的試驗做準備。)

  2、試一試,用不同的方法把瓶子放進水中找泡泡。

  (1)教師提出試驗的要求。

  師:我們來試一試,怎樣把瓶子放進水里能冒出泡泡?然后用別人能看懂的方法記錄下來。比比看誰能用各種不同方法放瓶子,讓它冒出泡泡。

  (2)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把小瓶子放進水里找泡泡,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由于在猜測時教師沒有給與對與錯的評判。幼兒在試驗時能很放松大膽地去嘗試,教師只要引導他們把自己找到泡泡所用的方法記錄下來,并根據(jù)幼兒個自的情況詢問瓶子冒出泡泡的原因即可。)

  3、說一說,我怎樣找到了泡泡,為什么會有泡泡。

  (1)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師:大家找到泡泡了嗎?請你介紹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泡泡的?(啟發(fā)幼兒用自己形象的語言描述)

  [我把瓶子口向上放進水里,瓶子口就冒出大大的泡泡;我是把瓶子橫著放進水里的,瓶子像小魚一樣也冒泡泡了。]

  師:還有誰用了和他不一樣的方法?(鼓勵幼兒把自己和別人不同的操作與大家交流。)

  [我把瓶子口向下,手捏一下,瓶子里就冒出泡泡了……]

  (2)進行比較演示,對幼兒的發(fā)現(xiàn)給予驗證。

  師:我也把瓶口向上放進水里,可是沒有冒出泡泡,為什么他的瓶口向上就能冒出泡泡呢?請說說原因。

  [你的瓶子瓶口沒有進到水里,怎么會冒出泡泡呢!一定要把瓶口放進水里才行。]

  (在比較操作時發(fā)現(xiàn),一定要將瓶口沒入水中才能冒出泡泡。)

  師:他的瓶口向下時會有泡泡,有的小朋友把瓶口向下時就沒有泡泡出來?這是怎么回事?

  [瓶口向下放進水里時不會有泡泡的,你要用力捏瓶子,瓶子里的空氣出來了,就會有泡泡了。]

  (請兩個幼兒進行操作,發(fā)現(xiàn)在用手捏瓶子時會有泡泡冒出,不捏瓶子就不會有泡泡。)

  (3)小結(jié)。

  師:大家真能干!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找到了泡泡。有的把瓶口向上放入水中,泡泡像噴泉一樣冒出來;有的把瓶子橫著放進水里,泡泡就“噗噗”地冒出來了;如果把瓶口向下,只要用力一捏瓶身,也會冒出大大的泡泡。有的小朋友還發(fā)現(xiàn)瓶子蓋子松松的擰上時,瓶子放進水里也會有泡泡冒出來,真有趣!瓶子放進水里水進入瓶子里時,就把瓶子里的空氣趕了出來,水中就會冒出泡泡了。

  (評析:幼兒通過交流和對比試驗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大家分享,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說出為什么,讓幼兒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思維過程描述出來,也使教師更清楚幼兒的理解和認識程度。)

  4、看一看,小朋友的記錄。

  師:大家一起看看,我們都用了許多方法找到了泡泡,還有的小朋友用了簡單的符號把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讓我們一看就明白,真棒!

  (評析:操作記錄可以幫助幼兒記住自己的操作方法或結(jié)果,大家把自己的記錄展示出來,可以讓彼此互相了解不同的操作方法。大班幼兒已有很多的記錄經(jīng)驗,教師注重的是幼兒與眾不同的記錄,強調(diào)用簡單和別人易懂的符號來記錄并進行介紹,使幼兒能學到多種的記錄方法。)

  5、總結(jié):許多事情只要我們動腦筋,就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通過自己動手試一試,就能找出最好的辦法。

  (評析:幼兒在猜測中激起嘗試的愿望,在嘗試中得到發(fā)現(xiàn),這種在“做中學”的活動,讓幼兒在做中得到認識,在交流中得到發(fā)展。教師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則進一步強調(diào)了讓幼兒要勤于思考,更要親身嘗試體驗,給幼兒進行了良好的科學探索習慣的培養(yǎng)。)

  三、延伸活動:我們是制泡高手。

  1、用瓶子裝上水來制造泡泡。

  師:大家把水灌進瓶子里蓋好瓶蓋,能想辦法讓瓶子里的水也產(chǎn)生泡泡嗎?我們來比一比誰造出的泡泡多,那誰就是制泡高手。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怎樣能造出多多的泡泡。

  3、結(jié)束活動,肯定幼兒的嘗試活動,提示幼兒擦干手,搓搓手,保護好我們的小手。

  (評析:從在水里找到冒出泡泡的方法到在瓶子的水中制造出泡泡,教師把活動從一個高潮引入另一個高潮。孩子們搖動著瓶子,觀察里面產(chǎn)生的泡泡,并比較誰造出的泡泡多。幼兒在活動中既有新的發(fā)現(xiàn),又有探索新問題的欲望產(chǎn)生,新的活動將繼續(xù)延伸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188405.html

相關(guān)閱讀: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好玩的報紙》
大班科學探索活動??太空旅行記
大班科學教案 有趣的葉脈
大班早期閱讀:二十年后的世界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下落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