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會吐絲的蠶
活動目標:
1、 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及變化特征。
2、 感知絲制品的特征,了解絲綢是中國的發(fā)明。
活動準備:
1、 在班級自然角飼養(yǎng)蠶,記錄蠶的生長過程。
2、 《蠶生長發(fā)育》課件及視頻。
3、 一起收集絲綢、棉麻制品。
活動過程:
一、問題情景
一團團絲綿遇見一團團棉花,高興地大聲招呼起來:“兄弟姐妹們,你們好!我們大家一定總算見面了,哈哈!泵藁ㄕf:“我們和你們可不是一家子!”絲綿說:“這怎么可能呢?”
1、 比較棉花和絲綿外形要相同點和不同點。
2、 思考:它們是一家子嗎?絲綿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棉花是生長在泥土里的,喝的是水,吃的是肥料,長出根、莖、葉后才會結出棉花。絲綿是由蠶吐出的絲組成的。
二、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及特征
1、 邊看課件邊討論:蠶是怎么一天一天長大的?我們飼養(yǎng)的蠶寶寶到哪里去了?(蠶寶寶變成 *** 蝶飛了。)
2、 觀看蠶的生長變化視頻。
小結:原來蠶爸爸媽媽生下的卵長大變成蛹,再長大變化蠶,然后吐絲結繭,最后破繭而出變成蝶,蠶寶寶的一生變了5次模樣。
三、聽故事《絲綢》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是用棉花紡紗織布走衣服。有一次,一個喜歡養(yǎng)蠶的中國皇后,一不小心把蠶繭掉進開心里,結果她發(fā)現(xiàn)這個蠶繭可以抽出很長的絲來。她就請人將蠶絲織布,紡絲成的布又輕有滑,就給它起個名字叫絲綢。絲綢是我們中國最早發(fā)明的,古代的中國人真聰明。
四、絲綢制品展覽會
1、 尋找絲制品,找找哪些是絲做的?
2、 比較棉布與絲綢的區(qū)別。
3、 歸納:絲綢特別輕、特別滑,顏色圖案特別好看,所以穿在身上就特別舒服、漂亮。
活動延伸:
欣賞各種絲線繡的畫、學學刺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23179.html
相關閱讀:大班科學教案:站住了,別倒下
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拱形
大班科學教案 影子的秘密
大班上冊科學活動:有趣的線條造型
大班科學教案:會跳舞的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