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開超市—數量統(tǒng)計》
教材分析: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里的數字比比皆是,貨品分類、排列、價格、買賣等。本活動旨在通過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把超市的物品進行分類,并使用立柱圖表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這對于大班幼兒是一種經驗的提升。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運用立柱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感受統(tǒng)計的便利。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習運用立柱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感受統(tǒng)計的便利。
難點:學習運用立柱圖表進行統(tǒng)計,并說出統(tǒng)計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去過超市嗎?今天我們也來開一家超市,你們說,我在超市做什么呢?(總經理)你們來做我的小助手吧!
(二)初步感知立柱統(tǒng)計:
1、開超市需要什么呢?(貨架、購物籃、宣傳畫)
2、這些我都準備好了,你們幫我看看,它們分別有幾個?
3、怎樣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東西多?什么東西少?
4、今天總經理帶來了一張立柱統(tǒng)計表,你們看,表上有什么?(數字,從下向上排列的;立柱圖,是一格一格的)
5、小助手們,你們可以和旁邊的朋友討論一下,怎么來統(tǒng)計呢?(先在立柱的下面畫上要統(tǒng)計的東西,可以畫得簡單一點;然后數數這個東西有幾樣,就在立柱圖上畫幾個格子)
6、該從哪里開始畫呢?為什么?(從下往上畫、因為旁邊的數字是從下往上越來越大的)
7、教師示范統(tǒng)計購物籃數量,個別幼兒統(tǒng)計貨架、宣傳廣告數量。
8、從圖表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立柱有高低、越高表示東西的數量越多)
9、小結:立柱統(tǒng)計能使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東西最少,使用起來真方便。
(三)學習運用立柱表統(tǒng)計商品數量:
1、幼兒把商品分類:
師:小助手們,超市就要開張了,送貨員已經把貨品送來了,有水果、蔬菜和學習用品,請你們幫忙把商品都放到貨架上去吧。注意要輕輕拿輕輕放,一件一件地放整齊。
2、幼兒運用立柱圖表統(tǒng)計商品數量:
師:商品都擺整齊了,哎呀,不好,粗心的送貨員忘了告訴我,每種商品有幾個了,那可怎么辦呢?你們愿意幫我統(tǒng)計一下嗎?
請你們用立柱統(tǒng)計的方法,選擇三種商品進行統(tǒng)計,看看分別有幾樣?哪個最多?哪個最少?
3、交流匯總:
統(tǒng)計好了嗎?請你來告訴大家,超市里每一種商品分別有幾樣(由教師、幼兒共同在立柱圖表上匯總商品數量)
從立柱圖表中可以看出,哪些商品最多?那些需要補貨呢?如果補齊的話,要補幾個呢?
(四)延伸活動:
現在我馬上去通知送貨員,把這些商品補齊了。
貨品補齊了,我們的超市開張了,大家快去外面招呼客人來購物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32412.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單雙數朋友多》
大班數學教案:我們的鞋子在這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分東西(二)
大班數學活動《小熊電影院》
大班數學教案: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