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活動:學習二等分(大班)
徐燕燕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活動中學習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比較和判斷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等分的方法,發(fā)展思維靈活性。
難點: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材料:蘋果、繩子、紙(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練習冊、若干圖形、筆。
四、設計思路
盡管幼兒在生活中已接觸過許多等分的實例、但要他們親自實踐對物體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還是有’—定難度的。因此,活動前首先為幼兒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積累感性經(jīng)驗,然后再組織討論,使幼兒‘對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討論歸納后,幼兒對等分有了進一步認識后,可以在思維方面提高要求,即設計練習紙及游戲活動以有利于促使幼兒采用變通思維,培養(yǎng)幼的判斷和思維能力。
五、活動流程
講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討論理解一鞏固提高
六、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
1、教師出示一個蘋果,問幼兒,如果兩個小朋友,只有一個蘋果,血液怎么分著吃?
2、組織討論等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一個蘋果如何分成為相等的兩份,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二)探索操作
1、提供幼兒材料,指導等分方法。
材料、繩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三)討論理解
1、組織幼兒討論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師總結:一個實物等分成同樣大小的二份叫二等分。
3、討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①請幼兒把等分部分與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的有什么不同。
、诳偨Y: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四)鞏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練習紙.請功兒把二等分的圖找出來,并畫上圈。
2、幼兒動手,老師巡回。
3、游戲:找朋友!
方法:教師把各種幾何圖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參加的游戲幼兒手中,另—份貼在磁性黑板上.游戲前,幼兒在活動室周圍邊走邊念兒歌:勤鍛煉,身體好,找個朋友來賽跑。念到最后—字。幼兒分別到黑板上取下一個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樣的圖形,并把兩份圖形拼成一個整體,看誰拼得又對又快:
七、延伸活動:
①把各種圖形的紙放在自由活動中讓幼兒觀察操作。
、甙训确诌^的顏色水分別列入粗細不同的量杯里進行比較量是否一樣多。
教后感:
本活動首先以蘋果為例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愿望,在幼兒有操作的愿望后,我又通過幼兒的操作活動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讓幼兒探索二等分的方法,在幼兒操作探索時我沒有急于指導,而是讓他們有充分的操作擺弄時間,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得出二等分的含義及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而后我又采用鞏固提高的方法,讓幼兒做練習紙,加深幼兒對等分的進一步認識,最后以游戲活動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整個活動以探索,討論,游戲貫穿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xiàn)寓教育于游戲操作活動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45206.html
相關閱讀:大班半小時開放活動方案
大班活動:動物運動會
我的半日活動之感受
大班活動設計:翻繩子
感官活動??粉紅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