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汽車變變變
一、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引導幼兒運用借形形象物體制作有趣的汽車,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2、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掌握汽車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動手、細心操作的習慣。
重點:用形象物替代汽車的車門、車窗、車燈、車輪
難點:把握好車門、車窗、車燈、車輪的具體位置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圣誕老人的服裝、禮物袋
2、禮物袋內裝有小汽車、卡車、公共汽車的操作圖
3、幼兒操作材料:把桌椅擺成4組,每組分別放有小豬、奶牛、鯨魚、烏龜形狀的操作圖片;每組有四個材料盒,內裝有用各種自然材料做成的圖形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扮演圣誕老爺爺背著禮物袋:小朋友好,我是誰呀?今天我來替老爺爺給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禮物啦!
(2)讓幼兒猜一猜圣誕老人送來了什么禮物?
(3)幼兒自由表達后,老師打開禮物袋。
2、了解車的基本特征
(1)教師把禮物袋打開: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車嗎?
(2)幼兒觀察各種車子并講出車子相同的地方,教師可根據(jù)幼兒所說的相同點將范例汽車圖的車窗、車輪等圖片取下來并歸類擺放。
(3)幼兒說說老師取下的車門、車窗、車輪和車燈是什么形狀的?它們在車子的什么部位?
(4)讓幼兒把車的各部位放回到車上去。
3、教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1)出示靴子圖案:我想把靴子變成一輛汽車,怎么辦?讓幼兒回憶說出車的基本特征。
(2)教師根據(jù)汽車的特征選擇相應的圖形并貼在靴子的相應部位,如:把稻草做的長方形貼在車門的部位,把貝殼貼在車燈的部位,把席草編織的圓盤貼在車下面等等。
(3)我用什么變成了車輪?為什么我用圓圓的席草圓盤而不是用方形的來變車輪?
(4)小結:我用正方形的麥稈圖變出了方方的車窗,用長方形的稻草圖變出了高高的車門,用圓的、凸起的貝殼變出了閃亮的車燈,還用圓圓的席草圓盤變出了骨碌碌的車輪?矗野蜒プ幼兂闪艘惠v有趣的小汽車了。
4、汽車變變變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一輛有趣的小汽車?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小豬、奶牛、烏龜、鯨魚的圖片,請你們動腦筋把它們變成一臉有趣的小汽車。
(2)幼兒操作
讓幼兒動手來做出一輛有趣的小汽車,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要注意粘貼位置的準確度。
5、講評、結束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86403.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游戲:快樂的小水洼
小班藝術教案:小豬逛果園小班
幼兒園小班繪畫活動:大毛線團
小班美術教案:小兔做客
小班美術《長頸鹿打招呼》作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