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shù)活動《大地灣彩陶》
設計意圖:
秦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之一;有八千年歷史的大地灣文化。但由于孩子們因活動范圍、受教育程度所限,很多孩子對自己生活的地方了解甚少。要讓孩子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首先就要熟悉自己的家鄉(xiāng),知道家鄉(xiāng)有哪些引以為榮的歷史功績、物產(chǎn)等。因此,我以秦安享譽中外的“大地灣文化”為切入點,設計了《大地灣彩陶》這一活動, 讓幼兒對古代先民的智慧有所了解,從而激發(fā)他們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課時建議:一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向幼兒介紹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使幼兒初步了解我國古代陶器的質(zhì)地、用途。
2.嘗試用壓、搓、捏、鏤空以及包胚的技能制作彩陶。
活動準備:
1.各種彩陶圖片、模型。
2.紅泥、太子奶瓶、不同形狀的果凍盒、各色顏料、毛筆、牙簽、小塑料刀、濕巾、塑料袋等。
一、觀賞與思考:
(1)逐一出示幾種彩陶圖片,引發(fā)幼兒思考并討論:圖片上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是用來干什么的?親幼兒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問:它是從哪來的?幼兒再次討論后教師小結(jié):這些都是我們秦安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是八千年前的人們用來盛水或裝東西的,是使用粘土燒制而成的。
(2)近距離觀賞并觸摸彩陶模型。
通過觀賞討論陶器的質(zhì)地、色彩、圖案等。
討論后小結(jié):大地灣陶器多為紅陶,以黑彩占絕大多數(shù);紋飾有花瓣紋、魚紋、弧形三角紋等。
(3)觀賞最著名的人頭型彩陶瓶:
幼兒討論它的形狀。
教師小結(jié):這是大地灣彩陶中最著名的一個,瓶口是一個女性人頭形狀的雕塑,頭像前額梳著整齊的短發(fā),頭的左、右和后部均為披發(fā),眼、嘴和鼻孔都鏤空,五官的位置安排得比例恰當,給人以適當、舒服的感覺。
二、示范:
教師示范用大塊泥包裹胚子成型的方法制作瓶身,瓶口(人頭)部分用捏、雕刻、鏤空的方法塑造。
三、提供并介紹材料讓幼兒操作:
(1)讓幼兒任選自己喜歡的陶器作為參照,從教師提供的瓶子或果凍盒當中選擇和陶器近似的模具進行制作,或者自己思考用什么樣的方法塑造出整體造型。
(2)啟發(fā)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表現(xiàn)陶器上的紋樣。可以用毛筆蘸顏料畫出紋飾,也可用小塑料刀刻出紋飾。
四、評議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教師全面總結(jié)幼兒的制作態(tài)度、制作過程中的積極思考、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延伸:
建議幼兒將作品帶回家,與家長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并向家長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大地灣彩陶》。在家長的指導下查閱相關(guān)資料,豐富自己對《大地灣》彩陶的認識。
反思:陶器,在大地灣出土的文物中占多數(shù),無論是形狀、色彩還是紋飾都呈現(xiàn)出多樣性,能夠讓孩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孩子們天性愛玩,對玩泥更是情有獨鐘。本次活動我仍以孩子的興趣為起點,引導他們通過了解彩陶來源、欣賞形態(tài)各異的彩陶,激發(fā)親自制作的欲望,從而豐富幼兒的感性體驗和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的很投入,各種奇思妙想在他們的手中不斷呈現(xiàn)出來。單從人頭型彩陶瓶來說,有的在瓶口處捏了一個圓圓的頭像作蓋子,并且加了一條長至瓶底的辮子,有的在瓶身上用泥條拼成一張大大的臉······畫上圖案后陳列在一起,雖然有的歪歪扭扭,但還是能體現(xiàn)出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從他們洋溢著滿足感的臉上可以看出專注于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帶來的快樂體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87013.html
相關(guān)閱讀:大班美術(shù):小小拉拉隊員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吃大餐》《連年有余》
大班美術(shù)教案:水粉畫油菜花
大班美術(shù)活動螞蟻和西瓜教案
大班美術(shù)活動:泡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