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去朋友家》集體備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看路線圖,找出最近和最便宜的路線。
2.體驗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顒訙蕚洌捍舐肪、、每路車的標價、大記錄紙各一張,小路線圖和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討論去波波家的方法。
饒建波生病已經(jīng)有好多天沒來上幼兒園了,你們想念他嗎?那星期天我們一起乘車去看看他好嗎?見到他,你準備跟他說些什么呢?
今天呀我們就先來研究一下怎樣乘車去他家?
二、看路線圖
1.出示路線圖,尋找出發(fā)點和目的地
這是一張公交車行車路線圖。你能看出我們在哪里,饒建波的家在哪里嗎?(請個別幼兒到教師路線圖上指出)
2.觀察路線的走向
(1)這張圖上還有些什么?你們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
(2)幼兒提出疑問后,教師給予解釋:圖中的黑線表示汽車行駛的路線,圓圈中的數(shù)字是指公交車的編號,例如“1”就是指1路車;在標數(shù)字的地方是車站,可以在這里上下車或轉車。兩個數(shù)字在一起表示兩路車都要經(jīng)過這里。比如①③在一起表示1路車和3路車都要經(jīng)過這里。1路車往左開后如果想往前走就得換乘3路車。
3.尋找路線
(1) 那小朋友們看看這張行車路線圖,我們可以怎樣乘車去饒建波家?(請一小朋友上來指出路線,師記錄)
(2)請小朋友們看看還有沒有其他路線也能到饒建波的家的。
提出要求:在小地圖上找一找,還有幾條路線也可以到達饒建波的家,找到后并像老師剛才一樣把找到的路線記錄在紙上。
三、選擇路線
1.找出最近的路線
(1) 猜測:在這3條路線里,你們認為哪條路線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幼兒說出自己的觀點)
(2) 教師數(shù)格子驗證。(你們真會動腦筋,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理由。老師呀有個好辦法,能夠準確的知道到底哪條路線最近。你們看,這里有許多大小一樣的格子,我們的行車路線就是格子的邊,我們可以通過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看看到底哪條路線最近。)
(3) 小結:到饒建波家有3種不同的乘車方法。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的格子邊最少的路線是最近的。
2.找出最省錢的路線
剛才我們找出了最近的路線,我們這么多小朋友去,我們應該找一條最省錢的路線去。下面我們再來找找最便宜的是哪條路線?
(1) 出示每路車的票價:1路車3元;2路車3元;3路車3元;4路車4
元;5路車5元;6路車5元;7路車6元;8路車5元。
(2) 哪一條路線最省錢?為什么?
小結:我們把需要乘車的錢加起來,數(shù)量最少的就最省錢。
(3) 幼兒集體計算每一條路線所需要的錢,教師記錄在紙上,進行比較。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出“幼兒園到公園”“幼兒園到動物園”的幾種路線,并找出其中最近和最省錢的一種方法,并記錄到紙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88819.html
相關閱讀:中班社會:怎樣有禮貌地打擾?
為什么會有齲齒(中班社會)
中班社會教案:開花樹
中班社會:節(jié)紙宣傳員
中班社會教案 五星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