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小腳雖然在幼兒的生活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卻很少被幼兒注意。由于小腳丫大多數(shù)時候是被鞋襪包裹著的,沒有顯露出來的機會,因此幼兒對它的關注少,了解也不夠。 而這卻是現(xiàn)成的并且是來自幼兒自身的教育資源。
當天氣漸暖時,我們覺得該是釋放小腳,給它自由與展示的機會了,因此,“我的小腳丫”的主題系列活動由此展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用小腳丫進行的游戲,進一步讓幼兒了解腳的不同用處及保護方法。
2、嘗試用小腳來跳竹竿舞,增強幼兒的節(jié)奏感。
3、讓幼兒體驗集體游戲、親子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在室內(nèi)布置出光、毛、軟、硬不同的路面。
2.材料準備:沙包四只,竹竿若干根,眼罩若干只,小筐四只。
3.經(jīng)驗準備:幼兒進行過有關小腳丫的活動,看過跳竹竿舞的錄象。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行“小腳丫的旅行”,體驗腳走在不同路面上的感受。
教師:今天,我們要做小小旅行家,光著腳一起去旅行。旅行時可能會走過一些很特別的路呢。
(讓小朋友光著小腳,還聽說要去旅行, 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一下就調(diào)動起來了。)
1.黑夜旅行:蒙眼走進行體驗
(1) 介紹游戲,提出要求
“首先我們要進行的是‘黑夜旅行’,天黑了,眼睛看不見了。那么到底會走過哪些特別的路呢?你們可要用小腳仔細去辨別呀。”
(2) 帶上眼罩,開始旅行
帶幼兒排好隊,依次走過場地另一端事先布置好的不同的路面。
(為了增加難度,我還鋪了條較難辨別的草席。由于蒙著眼,幼兒看不見,這就更引起了他們的好奇與興趣。他們都走得小心翼翼,用小腳仔細去探索,用心的辨別與猜測腳走在了什么上面。)
(3) 回到座位,交流感受
“剛才你走過哪些不同的路面的?”
(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辨別并說出腳走過了高低不平的鵝卵石路、毛毛的塑膠路、軟軟的墊子及光滑的磨光石子路。劉萱小朋友還說出“我還走過了席條路”。)
2. 白天旅行:睜眼走第二次體驗
“現(xiàn)在天亮了,我們再去旅行,看看你們剛才猜的路對不對!
。ㄔ谶@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異常興奮,因為,他們在驗證剛才猜測的結(jié)果。不時聽到“哦,我猜對了,是鵝卵石路”,“我也猜對了”,“我猜對墊子了”的歡呼聲,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說說我的小腳丫:
1. 引導幼兒討論腳的本領
討論:腳除了能有不同的感覺外,還能做很多的事情,請說說它還能做些什么?
讓幼兒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講出一個腳的本領。
2.討論如何保護腳
。ㄟ@里幼兒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說腳的本領時,回答主要是:腳能走路、跑步、上下樓梯、踢球、跳繩、騎車、跳舞。有個別小朋友說到:沒有手的人他們用腳也會寫字、拿東西呢。)
三、親子游戲:小腳取物接力賽
“剛才有小朋友說,有人能用腳來寫字、拿東西,那么你們能不能也用小腳來拿東西呢?現(xiàn)在請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介紹游戲名稱與方法。
以小組為單位,四組幼兒與家長拉好手,分別站在場地兩邊,聽到信號,每組第一個幼兒及家長用腳夾住一沙包,單腳往前跳至對面,將沙包放進小筐,然后站至隊尾,這時對面的排頭開始以同樣的方法往前跳,依次進行,看哪隊最快。
(當親子游戲“小腳取物接力賽”一開始,氣氛更為熱烈,家長也脫去了鞋襪,和孩子攙著手,各用單腳夾沙包,將沙包送入場地另一端的小筐里,看似簡單的動作,可有個別幼兒卻很難做到,用腳夾了半天也夾不起來,甚至有的大人都很費勁,腳好象不聽使喚,沙包老往下掉,引得大家不時爆發(fā)出歡笑聲,“加油”聲不絕于耳。)
四、小腳丫的舞蹈
1.請一個老師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表演跳竹竿舞,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王老師要表演什么給大家看呢?”
2.讓幼兒欣賞音樂并練習基本節(jié)奏和動作。
3.請幼兒跳竹竿舞。
。ㄇ弥窀偷墓(jié)奏,我們用了最簡單的,竹竿變化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分開、并攏。雖然先帶小朋友進行了節(jié)奏與動作的練習,可當真有竹竿在舞動時,小朋友們還是膽怯了,不敢將腳跳進竹竿中間,卻又非常想跳,這對幼兒來說,很具有挑戰(zhàn)性。看到幾個大膽的孩子已經(jīng)順利地在竹竿中間跳動、穿梭,大家才鼓足勇氣也跳進竹竿中。幾次嘗試后,總算能合拍的跳了。這下,大家的興致更高了,歡快的跳個不停。)
4.家長參與敲竹竿及跳竹竿舞。
。ㄔ跉g快的鼓樂聲中,小朋友們進行著“小腳丫的舞蹈”,踩著鼓點跳起竹竿舞,家長們被這歡樂的氣氛深深感染和吸引,也紛紛加入到孩子們的行列中,有的敲竹竿,有的跳起舞,頓時,活動室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活動反思:
“小腳丫的游戲”這一活動,是我們在進行有關小腳丫的系列活動后的一個綜合性活動,它既是對家長們的一次開放活動,也是個讓家長參與的親子活動。
我覺得活動有許多可取之處,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有效利用教育資源;顒訉ο笤醋杂谥黧w自身,內(nèi)容貼近生活,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且有一定挑戰(zhàn)性(如嘗試跳竹竿舞),有助于調(diào)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構建新的直接經(jīng)驗。
二,活動形式豐富,內(nèi)容新穎,趣味性強,始終貫穿了游戲性,加上家長的參與活動,無一不激發(fā)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與主動性。因此活動效果比較好。
但我也感覺到了一點不足,即在幼兒“旅行”過后的交流表達中,我對他們的語言表述提升得還不夠,當幼兒只講出磨光石子路“光光的”,有的幼兒說“還有點滑”時,我沒能及時將詞語“光滑的”豐富給他們,因此,我感覺有些欠缺,必須在以后的活動中加以彌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305191.html
相關閱讀:中班健康活動:我愛小手
中班健康教案:人體的支架??骨骼
中班健康活動:心情大不同
中班夏季育兒知識:飲食宜忌
中班健康活動:勇奪小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