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1、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萌發(fā)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活動準備:1、 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2、塑料袋、氣球、玻璃杯、土塊、吸管等實驗材料。3、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猜猜它是誰? 教師出謎語:“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聞不到,你需要,我需要,離了它,活不了!保ǹ諝猓╆,空氣可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瞧,它來了!放錄音:空氣的自我介紹(配音材料附后)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幼兒利用各種感官,親身體驗空氣的特點。二、基本部分:1、鼓勵幼兒分組自由探索:找找空氣在哪里。 教師:空氣娃娃已經藏好了,它就藏在我們后面的四個活動區(qū)中,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想好辦法找到它。但是,我們這么多小朋友只有四個活動區(qū),該注意些什么呢?(引導幼兒自己提要求)1)不能擁擠,應該先選擇到人少的活動區(qū)去。2)活動時聲音要輕。3)盡量不弄撒水,要及時用抹布把桌面清理干凈。要求:串鈴響時小朋友要圍到老師身邊來。 個人反思:
(1)第一組:裝空氣。 請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塑料袋就回鼓起來。) (2)第二組:提供氣球,讓幼兒給氣球充氣。(3)第三組:在小盆中盛半盆水,提供吸管 ,讓幼兒向水里吹氣,發(fā)現小氣泡說明我們人體有空氣。(4)第四組:探究磚頭、土塊、一些簡單表面有孔的物體海綿、蛋糕里有沒有空氣?探究表面看似無孔的物體如木頭、粉筆里有沒有空氣?水果中有沒有空氣?(告訴小朋友把材料放到水里,看有沒有小氣泡跑出來,那個小氣泡就是空氣,發(fā)紙進行實驗記錄)2、 交流活動:請各組小朋友將探索中的發(fā)現講給大家聽,可以邊演示邊講。如:我將小土塊放入水中,發(fā)現有小氣泡,說明土塊里有空氣!∫龑в變撼醪礁兄諝庠谖覀冎車教幎加。 3、引導幼兒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空氣和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嗎?(2) 實驗:用手捏住鼻子,閉住嘴巴,暫不呼吸,堅持一會。請幼兒談談感受,如果不呼吸會怎樣?(3) 小結: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和動物都不能生 存。(4)提問:如果沒有空氣植物會怎樣?教師出示提前封閉導致已經死亡的花,引導幼兒了解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空氣。(5)點燃蠟燭,然后用玻璃杯慢慢罩住,問幼兒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6)教師小結:人、動物、植物甚至燃燒都離不開空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環(huán)保教育)三、結束部分:幼兒園中還有很多空氣娃娃等著我們和它們一起去玩“火箭上天”游戲呢。 方法:一起用鼻子或嘴巴把空氣吸進嘴里,再把空氣吹進氣球,連續(xù)幾次,氣球鼓了空氣就被捉住了。再一起把空氣放掉,氣球就象火箭一樣飛上天空了。(向空中拋氣球)活動在游戲中自然結束 四、 活動延伸 將一只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附:空氣娃娃的自我介紹嗨!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空氣娃娃,大自然中到處都是我的家,我能看到你們,但你們可看不到我呦!我喜歡在池塘上空和好多好多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也喜歡在花叢中和小花小蝴蝶一起游戲。天空中陸地上到處都是我空氣娃娃的家,就連小朋友和小動物的身體里都有我的身影。我呀!無處不在,不論多小的洞我都能鉆進去。怎么樣,我的家是不是很大呀!其實,我一直都在小朋友們身邊,但因為我穿了一件無色透明的隱身衣,所以你們看不到我。現在,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了,看看咱們中二班哪個小朋友能想出好辦法找到我。準備好了嗎?我要藏到你們身邊嘍!你們能看到我嗎?還能看到我嗎?我這就藏到你們身邊去了,來找我吧!
環(huán)保主題:美麗的秋天
樹的主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4767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