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潑水歌》表演活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音樂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情緒,能以活潑有趣的歌聲和形象的動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據(jù)歌曲情節(jié)創(chuàng)編“高興”的動作。
  3、體驗和同伴交換角色進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學過歌曲《潑水歌》,能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做“路過人”的動作。
  2、根據(jù)歌曲情節(jié)每制作圖譜(反面用不同顏色區(qū)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張。
  4、場地準備:一個大圓。
  【活動過程】
  一、根據(jù)圖譜復習歌曲《潑水歌》。
  二、分清角色,體驗分角色表演的樂趣。
  1、分析歌曲的兩個角色:潑水的人和路過的人
  師:你們知道這首歌講的是幾個小朋友之間發(fā)生的事情,哪兩個小朋友呢?
  這首歌中哪幾句是這個潑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這一句,這些都是誰唱的?(指圖譜)
  最后一部分“嚕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興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圖譜)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師做潑水的人,幼兒做路過的人。
  b、教師邊唱邊做“潑水人”的動作。
  c、兩位幼兒和教師一起表演。
  d、幼兒自愿分角色面對面表演。
  e、交換角色表演。
  三、根據(jù)歌曲情節(jié)創(chuàng)編“高興”的動作,激發(fā)幼兒表演欲望。
  剛才我們唱“嚕啦啦”的時候用拍手表示高興的動作。想一想,高興的時候還可以做哪些動作?
  幼兒創(chuàng)編并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表演。(其他幼兒跟著學一學)
  四、音樂游戲《潑水歌》。
  1、介紹游戲玩法
  一人站圓中間,以椅子為家門口,手拿紅桶扮演“潑水的人”,其他人圍成圓圈,扮演路過的人,根據(jù)歌詞做動作。
  2、嘗試游戲一遍。
  教師做“潑水的人”,幼兒做“路過的人”進行游戲。
  3、討論并采用“點兵點將”的方法,在第二句“嚕啦啦”時交換角色。
  4、游戲兩遍,教師適當提醒。
  5、提高要求,繼續(xù)游戲。
  引導幼兒唱“嚕啦啦”時,將拍手的動作改為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其他幼兒向他學。
  五、結束活動。

  【自我反思】
  1、確定設計思路
  根據(jù)《潑水歌》的活潑歡快的特點,我們一開始把重點定位在表演和創(chuàng)編歌詞兩方面。但通過第一次試教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原有歌曲太熟練了,而且對于角色表演的興趣不是那么濃厚,整個活動氣氛顯得有點平淡無味。
  2、教材的分析和改編
  經(jīng)過幾位教師的點撥和討論,我們重新對這首歌曲進行了透切的分析和理解。這是一首歡快的曲子,在活動中要時時體現(xiàn)這樣的特點。于是我們重新調(diào)整設計思路:將“對不起……”這部分和“嚕啦啦”互換順序,正好緊扣主題思想??文明,小朋友道歉后,互相原諒,大家都很開心,從而引入創(chuàng)編“嚕啦啦”高興的動作,進而走向活動的高潮部分??分角色游戲。
  3、教學策略分析
 。1)借助圖譜
  雖然美術與音樂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是他們之間是一種同構關系。圖譜可以幫助幼兒減輕記憶歌詞的負擔,本次活動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顏色幫助幼兒區(qū)分角色,增強幼兒對歌曲情緒的理解,更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表演、游戲起到輔助的作用。
 。2)重點難點前置
  把重點在創(chuàng)編“高興”的動作,并一起學習,既解決了游戲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又使幼兒能反復感受音樂旋律,為后面游戲的挑戰(zhàn)部分作了很好的經(jīng)驗鋪墊,促進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提高了活動的成效性。
  難點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嘗試??交換角色這兩種方式幫助幼兒鞏固各角色的動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師給予動作和語言提示,幫助幼兒了解其動作的含義。
 。3)層層累加,環(huán)環(huán)相扣
  在活動中,教學手段和策略緊緊圍繞目標進行,從討論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選擇、交換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分角色游戲??體驗創(chuàng)編的動作,讓幼兒既接受挑戰(zhàn),又體驗樂趣。通過游戲情境使幼兒的情緒逐漸達到高潮,體現(xiàn)層層遞進的教學策略。
  該活動讓我從孩子們爽朗的笑聲、積極的參與、豐富的表情,感受到集體智慧的無窮力量和教學設計的成功。
  而我作為一位組織者,還有好多方面需要學習和改進,比如:如何應對孩子的突發(fā)提問?怎樣有效評價孩子的回答?如何讓孩子更易吸收我傳授的知識和經(jīng)驗。正如馮曉霞教授說的:“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魅力在于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智慧的對話、生命的呼喚”。

大班律動活動《星星和螢火蟲》
沒有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510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