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衣服會發(fā)光。”5歲的小女孩王晶正在穿珠片,頭也不抬地說,“這條漂亮的裙子要給織女姐姐穿。”制作“七夕”公仔的李光華師傅希望通過這種活動,讓小朋友從小接觸針線,培養(yǎng)乖巧的性情:“動手去做才能知道個中滋味。沒有樣本,就靠孩子自己想象去做,做成怎樣都沒關(guān)系,肯動手就好。”
“把紙碟與紙杯用紅線連起來。”在里屋擺放著各式參賽的手工制作品,小王晶指著自己親手做的花腰鼓介紹,“爸爸說沒用的東西才拿來做。”站在一旁的媽媽告訴記者,小姑娘換了很多個“方案”,這個紙花腰鼓才得以“問世”呢!
小朋友把剛剛做好的珠光閃閃的彩衣給七夕公仔穿上。
廣雅幼兒園為孩子們舉辦了“巧姑娘才藝展”。小朋友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了可愛的娃娃參展,最高票數(shù)的還可以榮獲最有特色獎。
小朋友七夕樂得悠哉游哉
今逢“七夕”,古樸優(yōu)雅的西郊蔡家祠堂里人頭涌涌,到處都是廣雅幼兒園孩子們稚氣的笑聲。
健康快樂的幼兒園暑假作業(yè)
東營區(qū)實驗幼兒園開展“世界郵政日”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6167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