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開始的兩個活動,毛老師和范老師就為我們呈現(xiàn)了兩個同課同構的教學案例:大班閱讀活動——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近乎相同的教學方案、相同的提問,在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教師引領下,呈現(xiàn)不同的教學風格。
毛老師的課堂關注細節(jié),娓娓道來,讓人感覺細膩有味。幾個細節(jié)的處理更加凸顯了繪本中“胡子”這一主角的位置,如在片段一的提問中:你在圖上看到什么?幼:胡子很多。師:這么多胡子我們可以用一個詞叫濃密,F(xiàn)在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樣?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樣?幼:少了,刮完了,少到就剩一根……這樣的對比提問引導,讓幼兒去體會胡蘿卜先生對自己僅剩的最后一根胡子所發(fā)生的“趣事”充滿好奇,并且將所有的關注到集中到這根神奇的胡子上。小動物們看見了都有什么樣的反應呢?幼:笑得臉都紅了,摔跤了,覺得好玩……師:跟好玩差不多的,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說:驚奇、有趣、奇怪……在這里的處理上,也許老師的預設是好的,想讓孩子用不同的詞匯表達,可孩子就是不太理解,導致教師有點生硬的帶出。還有什么原因讓風箏飛不高?你不高興的時候會怎么樣?這樣的問題讓孩子關注、回歸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或親身體會中,去理解繪本的內容。
建議:一、從教案設計上來說,問題不夠精煉,可以圍繞目標設計枝干的提問,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落實,尤其是繪本主題的凸顯要讓孩子去反復體會。二、從頭到尾的逐幅閱讀,在閱讀策略上稍顯平淡,大班幼兒可以培養(yǎng)連續(xù)閱讀、自由表達的能力。
幼教改革觀摩研討活動大班繪本《我爸爸》
教學反思??大班語言活動“春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6415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