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堂課的好與壞和老師的回應有著很大的關系。蔣靜老師,就能在活動中快速、靈活的應對。她的啟發(fā)性回應能讓孩子展現(xiàn)已有的經(jīng)驗和感受;她的梳理性回應能幫助孩子削枝強干突出主題;她的指引性回應能歸納孩子的經(jīng)驗,做有目的的提升。
1、活動中,蔣老師問:“你們喜歡爸爸嗎?”第一個孩子說:“喜歡。”第二個孩子說:“喜歡爸爸、媽媽。”蔣老師就回應到:“奧,他說爸爸、媽媽都喜歡,現(xiàn)在蔣老師想先聽聽喜歡爸爸哪個地方?”孩子就回答:“爸爸工作很辛苦”等等。老師的回應一下子把孩子的思維拉回到了學習的主題,幫助孩子集中思維。
2、蔣老師在讓孩子說說爸爸生日時,有孩子說自己爸爸的生日是6月1日,老師就問其爸爸:“你是6月1日生日嗎:”爸爸答:“不是。”老師回應:“不是。奧,原來是你記錯了。沒關系,爸爸去輕輕地對孩子說一下自己的生日,這次蔣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記住。”然后爸爸就在孩子耳邊說了自己的生日,孩子就響亮的說出了爸爸的生日。老師的靈活回應,化解了孩子的尷尬,幫助他確立繼續(xù)學習的信心。
3、活動中,蔣老師對孩子們說:“爸爸就像一本書,了解爸爸越多,學到的就越多。”隨后,蔣老師就問;“剛才,有一位小朋友說自己的爸爸是做貿(mào)易的,我問孩子貿(mào)易是做帽子的嗎?現(xiàn)在,我要問問這位爸爸,貿(mào)易是做帽子的嗎?”爸爸答:“不是。”蔣老師回應:“奧,貿(mào)易不是做帽子的。那請你用孩子們聽的懂的語言說說,什么叫貿(mào)易。”爸爸答:“貿(mào)易就是做生意。”蔣老師回應:“做生意,就是把這里的東西拿到那里賣,把那里的東西拿到這里賣,把中國的東西運到賣到國外,把國外的東西運來中國賣,是嗎?”爸爸答:“是的。”老師的有效回應,幫孩子提升了經(jīng)驗。
活動中,孩子們在蔣老師輕松、自然的引領中不斷思考著,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熱情。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雖是老師預設的,但同時又好像是幼兒的自發(fā)需求,老師只是順應孩子的需求而進行著,活動中處處是教育,孩子時時有發(fā)展。
自然流暢的活動過程,行云流水的名師風采,讓我領略到教學真是一種自然和諧的美,領略到什么是有生命力的課。今后,我會聆聽更多優(yōu)秀教師的精彩課堂,不斷思考與探索,總結經(jīng)驗來提升自己,使自己在教學方面提高的更快。
中班美術《彩色樹葉大變身》課后評析
中班命題畫《春天》教學案例及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690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