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了解孩子的需求
當老師看見爭搶行為的時候,應該關注更多的是為什么搶,而不是不要搶。了解孩子們在爭搶行為背后的需求,就能夠找到孩子們爭搶的真正原因,根據(jù)“病因”對癥下藥,事半功倍。
二、 有效的指導方法
(1)從個體行為到合作行為
當兩個幼兒同時在爭搶娃娃時,了解了孩子們各自的需求,是否可以告訴孩子們可以兩個人一起帶著娃娃去做這些事情呢?既解決了爭搶行為,又提高了孩子游戲的合作性。
(2)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日常生活中爭搶行為時常會發(fā)生,教師有意識地和幼兒商討當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時候,如何處理的一些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游戲活動后的積極引導
在游戲活動后,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有些老師會把一些發(fā)現(xiàn)的問題直接和幼兒商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孩子游戲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可以怎么玩?當出現(xiàn)搶東西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自己游戲行為的對比,從內心深處了解不同游戲行為的效果。
“奇妙的繩”趣味游戲活動
幼兒園健康游戲活動:快樂的金絲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er/272574.html
相關閱讀:角色游戲案例與分析(點心店)
玩沙游戲:沙堆里的寶藏(混齡班)
語言節(jié)奏游戲反思
幼兒游戲:有趣的彈性
動物怎樣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