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降落傘飛的最快了!”“我的傘最大了!”“我知道,在下面加點東西就會飛的快一點,我看見老師做過了。”浩浩說完,為了見證他的偉大理論,迅速拿來橡皮泥開始動手起來!果真,浩浩的這頂傘面最大的降落傘在他加了一小塊橡皮泥以后,降落速度由最慢立即升到最快的行列!他高興地跳起來:“你看!你看!現(xiàn)在我最快了吧!”看到浩浩的成功,所有的孩子都開始給降落傘加墜物了,每一次拋射以后,速度慢的孩子就加點橡皮泥。這樣往來幾次以后,在重大的墜物壓力下,所有的降落傘幾乎都是在拋起后瞬間落地,再也無法比較快慢!探索活動眼看就要終止,我上前干預到:“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呀!”“就是那個降落傘加了橡皮泥,它就飛的落得快了!”浩浩迫不及待地解說。“哦,原來你們發(fā)現(xiàn)了降落傘的降落速度和下面的重物有關啊!”“那你們來比比誰的降落傘降落的最慢吧!”
新的探索活動開始,孩子們有了之前的經(jīng)驗,都迅速地將它的重物卸去,躍躍欲試!在再一次的拋起降落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秘密:大家都沒有加重物,但是有幾個大的降落傘,明顯下降速度很慢!幾個孩子不服氣,反復了幾次以后終于他們也被征服了,洋洋拿著他最大的降落傘跑來領功:“老師,我的降落傘最慢了!”“因為他的大嘛!”浩浩不服氣的爭辯。“是啊,原來降落傘的降落速度還和傘面有關!傘面越大的降落傘,它的降落速度就越慢!”
分析:
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是科學的啟蒙活動,意在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在本次活動中,給了孩子充分寬裕的探索空間,去親身操作、感知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保持這較高的活動興趣。
孩子們在上課中有過給降落傘加重物從而加快它的降落速度的經(jīng)驗,所以第一次在個別孩子的帶領下,每個人通過探索得到了經(jīng)驗的驗證。看似探索活動即將落幕,老師及時干預,“ 那你們來比比誰的降落傘降落的最慢吧!”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引導,卻給了孩子另一條探索的方向!意在讓孩子探索降落速度與傘面大小的關系!孩子們再一次帶著疑問投入到了探索活動中,并帶著成功的答案為本次活動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從本次活動我發(fā)現(xiàn):第一、孩子的興趣很關鍵!作為老師要及時捕捉孩子的活動興趣,設置有價值的探索空間。第二、教師的身份。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急于告訴孩子答案,而剝奪了孩子的探索機會。其實袖手旁觀,站著看孩子成長很重要,也正應了綱要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三重身份!
幼兒園科學活動課??好吃的橘子
科學游戲三則,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2864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