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綱要》指出:“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關(guān)注孩子的熱點,開展孩子喜歡的活動。”針對班中孩子的這一情況,隨著天氣的變化,孩子們穿的衣服少了,我們設(shè)計了“水的秘密”這一主題活動。
二、活動準備
1.了解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總開啟孩子智慧的金鑰匙,任何活動的效果與幼兒興趣的高低直接相關(guān),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是我們活動前的一項準備,我們發(fā)現(xiàn):
① 盥洗室洗手的肥皂用的很快,孩子們常常搓了又搓——幼兒對肥皂泡產(chǎn)生了興趣。
② 有的孩子偷偷將小花片、木頭積木等小玩意放入水池中——幼兒對物體沉浮產(chǎn)生了興趣。
③ 種植地種上了小朋友帶來的毛豆、黃瓜等植物,常常偷偷的打開水龍頭去澆水——幼兒對水的作用、流動產(chǎn)生了興趣。
2.討論方向
有了幼兒興趣為基礎(chǔ),我們開始討論主題開展的思路。
水——生命的伴侶,萬物生長的源泉?墒亲屝“嘤變簛碚J識水決不是靠說、講、聽所能理解掌握的。幼兒對物體的知識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于直覺行動向具體思維發(fā)展階段,他們對事物的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擺弄、實踐是最適合的途徑。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認知概括能力還較弱,如很難發(fā)現(xiàn)水的特性,因此,要借助某些材料設(shè)法使水的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親身體驗,這樣幼兒才容易了解、掌握。根據(jù)我班幼兒的特征,我們以引導(dǎo)幼兒做實驗為主要方法,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幼兒的新熱點,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三、主題實施
1.對水的特性的了解
我們在區(qū)域活動、集體活動中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實驗器材,讓幼兒操作。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讓幼兒擺弄,在實踐中幼兒對水的特性有了初步感知。
① 沉浮
我們?yōu)橛變簻蕚淞伺菽芰稀⑿』ㄆ、扦塑、木頭積木、小釘、回型針、小石子、盆子、調(diào)羹、白紙、大水盆等,讓幼兒將各種材料放于水中,觀察沉浮現(xiàn)象,然后請幼兒將物品按沉浮不同分別歸類。
幼兒發(fā)現(xiàn)泡沫塑料、木頭積木等都是浮在水面的,而小釘子、小花片等都是沉下去的,實驗中幼兒了解了“浮在水面”、“沉在水底”的概念。最讓幼兒感到奇怪的是白紙開始是浮的,最后也會沉下去并爛慢慢爛了。
② 溶解
我們準備的有糖、鹽、沙子、透明杯、調(diào)羹等,讓幼兒通過搖、攪拌,觀察物體的溶解,了解怎樣加速溶解,知道有的東西能溶于水,有的不能溶于水,知道了怎樣加速物體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③ 感知水的特性
我們準備的有礦泉水瓶、針筒、竹水筒、玻璃杯、水槍、點滴管、海綿等,讓
小動物怎樣睡覺
《我愛我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0476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