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1. 用猜謎的形式引出小圓和小方,激發(fā)幼兒興趣
“猜一猜,小圓和小方分別躲在哪個袋子里?”(請幼兒摸一摸)
2. 介紹圓形和方形的外形特點
“你剛才摸到的小方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樣的線,幾條直線,有沒有角,幾個角?”
“你剛才摸到的小圓是什么樣子的?”“小圓是什么樣的線構成,有沒有角?”
3. 請幼兒看動畫片
“你們知道小圓和小方的爸爸媽媽是誰嗎?讓我們來看個動畫片。”
二. 通過看動畫片進一步了解圓形、方形的特點和應用
1. 觀看動畫第一段,了解弧線、直線與圖形的關系
①出示春景圖,“圖上哪些是直線爸爸畫的?哪些是曲線媽媽畫的?”
②出示梯形、橢圓、半圓、菱形等圖形寶寶,“你覺得小圓長的象直線爸爸還是象曲線媽媽?小方呢?這些寶寶長的又象誰?”
2. 觀看動畫第二段,了解圓形、方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討論:“小圓的本領大,還是小方本領大?”“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的,哪些是方的?”
3. 觀看動畫第三段,進一步了解圓形、方形的圖形特征。
“球變成了方的,磚變成了圓的,還能用嗎?”(出示皮球、方形積木等進行演示)
“還有哪些東西改變了形狀會用不起來?”
4.觀看動畫第四段,討論:“哪些物品既可以是圓的,也可以是方的?”
三. 操作活動
1. 圖形添畫 (在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上進行添畫)
2. 圖形分類 (先將物品按形狀分類,再按用途二次分類)
3. 拼圖(用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圓形等進行拼圖)
問題與反思:本活動根據(jù)中班幼兒認識圖形的教學內(nèi)容,選用相關的課件進行設計。開始部分用猜謎的形式引出圖形,幼兒較感興趣,但由于提供的是平面圖形,個別幼兒用觸覺感知有些難度;顒又校娔X動畫的運用較好的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并將教學內(nèi)容貫穿一體,但由于現(xiàn)有動畫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在設計活動時可進行一定的取舍。后半部分的操作活動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和中班幼兒的操作特點,孩子完成情況也較好,但前半部分的教學中幼兒的操作性不夠,可多提供各種圓形、方形的物品讓幼兒把玩,使其在實踐中親身感知圓形和方形的圖形特征,效果會更好。
中班科學活動案例與反思:好吃的芹菜
中班科學活動:沉與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1652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