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活動一:會變的天氣
系列活動二:四季輪回
系列活動一:會變的天氣
活動一、科學《多變的云》
。ㄒ唬┗顒幽繕耍
1、 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
2、 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
3、 培養(yǎng)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
。ǘ┗顒訙蕚洌
。ㄈ┗顒舆^程: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天上的云:
。1)“請你們看看現(xiàn)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請幼兒自由表達。
(2)“云會不會移動?怎樣移動?想一想,云為什么會移動?”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云的位置移動等變化。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1)“云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引導幼兒說出下雨前的烏云、陰天的云、傍晚時的云彩等。
。2)“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引導幼兒充分討論、猜測。
(3)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3、初步認識云與天氣的關系:
。1)“圖片上的云像什么?你們見過嗎?它們分別表示什么天氣?”
。2)學習民間諺語:“饅頭云,天氣晴”、“天上起炮臺,不過三日雨淋淋”、“烏云蓋頭頂,大雨就來臨”。
4、討論:“云會變成什么?”
活動二、語言:故事《淘氣的霧弟弟》
。ㄒ唬┗顒幽繕耍
1、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感知霧的特征,感知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2、通過實踐游戲,親自體驗“霧茫?床磺宄”的感覺。
。ǘ┗顒訙蕚洌
幼兒已具有對霧天的初步認識;自制眼罩若干。
。ㄈ┗顒舆^程:
1、晴天與霧天的不同:
“晴天和霧天有什么不同?晴天的時候,馬路上的汽車、天上的飛機是怎樣行使或飛行的?小朋友們在公園里看到了什么?霧天的時候,馬路上的汽車和天上的飛機碰到了什么煩惱?小朋友在霧天有什么感覺?”
2、欣賞故事《淘氣的霧弟弟》:
。1)“霧弟弟做了哪些淘氣事?”
。2)“霧天,司機開車真不方便,讓我們幫他們想想辦法吧。”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引導幼兒了解“太陽出來,霧就會消失”的道理。
。4)“后來霧弟弟到天上變成了什么?”
3、游戲《蒙眼開車》: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在“路邊”用小椅子設置一些障礙,幼兒分組戴上自制眼罩,模擬“霧天開車”。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戲。
。2)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3)請幼兒說說“霧天開車”的感受。
活動三、數(shù)學《8的組成和書寫》
(一)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了解8分成兩份有七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補關系,能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ǘ┗顒訙蕚洌
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貼絨數(shù)字;分合號。
學具:操作材料;水彩筆;鉛筆。
。ㄈ┗顒舆^程:
1、集體活動:復習7的組成
游戲《對數(shù)》:“今天我們來玩對數(shù)的游戲,你報的數(shù)和我報的數(shù)合起來是7。”
2、小組活動:
第一組——剪貼格子;第二組——給圓點涂色記錄;第三組——分隔點涂記錄;第四組——分點子記錄;第五組——翻片片記錄。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剪貼格子、給點涂色、分隔圓點、翻片片才有順序?請小朋友進行自己組的活動,不換組。”
3、集體活動:學習8的組成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活動完成的怎么樣?先看看兩數(shù)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分的和記錄的是否一樣?8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你們看看哪組分合式是有順序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補關系:
“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shù),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shù)怎么樣?左邊的1變成2多了1,多的這個1是從哪里來的?”
。3)從互換的形式,啟發(fā)幼兒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
“這7組分法,有哪幾組分合式你不寫出來,別人也能知道?為什么?”(啟發(fā)幼兒討論4和4這組能不能省略不記。)
活動四、貼畫講述《云彩壁畫》
。ㄒ唬┗顒幽繕耍
1、能運用合適的材料、方法表現(xiàn)云的形狀。
2、能將貼畫編講完整的故事。
。ǘ┗顒訙蕚洌
藍色繪畫紙;油畫棒;棉絮。
。ㄈ┗顒舆^程:
1、各種各樣的云:
。1)引導幼兒觀看云的圖片。
。2)談論幾種云的外形和相關的天氣。(積云——胖胖的,又弄又厚,像一座山,形狀易變;卷云——像羽毛,一行行,一群群;層云——寬大,灰色,位置很低。)
。3)這些又大又白、一簇簇在天空中到處游動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它們不是棉花,不是肥皂泡,不是軟糖,它們是成千上萬噸水漂浮在高空中。
2、我看見的云:
。1)引導幼兒在藍色紙上用棉絮和白色油畫棒表現(xiàn)出自己看見的雪白、柔軟的云,鼓勵幼兒為自己的作品說一小段話,教師幫助記錄。
。2)將幼兒的話進行展示,,供幼兒欣賞云彩壁畫。
3、游戲《白云烏云》:
。1)介紹游戲規(guī)則:教師說“白云”,幼兒邊做蝴蝶飛的動作,邊念“白云飄飄天氣好”;教師說“烏云”,幼兒邊做蹲下的動作,邊念“烏云滾滾要下雨,快快停下避避雨”。
。2)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游戲進行若干次。
活動五、常識《小小氣象員》
。ㄒ唬┗顒幽繕耍
1、了解寒暑表的名稱、用途,知道寒暑表中的水銀柱,熱了會往上升,冷了會往下降。
2、知道天氣是經(jīng)常變化的,能關注天氣,對自然變化有積極探索的興趣,了解變化的天氣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密切的關系。
。ǘ┗顒訙蕚洌
寒暑表;水溫表;熱水、冷水;畫紙;描邊筆。
。ㄈ┗顒舆^程:
1、了解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談論天氣預報,引出課題:“為什么大家喜歡看天氣預報?什么叫天氣預報?”
。2)了解天氣預報的內容:“每晚的天氣預報要把什么告訴大家?每天報的氣象一樣嗎?一年春、夏、秋、冬,天氣有哪些變化?”
。3)討論:“為什么要預報天氣?”
(4)小結:“一年四季,天氣是不斷變化的,有時熱、有時冷,有時晴、有時雨。人們可以根據(jù)天氣來穿合適的衣服,安排不同的工作,使大家生活得更好,天氣預報真有用。”
2、了解寒暑表的名稱和用途:
(1)從天氣預報中的溫度入手,引出寒暑表:“氣象員是怎樣知道每天的溫度的?”
。2)師生觀察寒暑表,通過實驗了解它的作用:
、“這種表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用?”
、趯嶒灒喊阉疁乇矸謩e放在熱水、冷水中,引導幼兒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什么時候紅柱子往上升?什么時候紅柱子往下降?”
3、記錄天氣情況:
。1)“今天天氣怎么樣?溫度是多少?請小朋友將今天的天氣情況記錄下來。”
。2)同伴間相互交流記錄情況。
活動六、音樂:韻律活動《雨點沙沙》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能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小雨的喜愛。
。ǘ┗顒訙蕚洌
幼兒已有雨天撐小傘的經(jīng)驗。
。ㄈ┗顒舆^程:
1、聽聽唱唱:
。1)“我是一朵小雨云,圓圓胖胖的小雨云,打雷的時候,我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轟隆,轟隆轟!接著,小雨點沙沙沙,翻著筋斗落下來了。”
(2)完整欣賞歌曲一遍:“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3)聽音樂拍旋律節(jié)奏。
。4)教師先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然后完整地唱:“這首歌曲有幾段?唱了些什么?”
。5)幼兒學唱兩遍。
。6)教師示范變速唱,幼兒傾聽不同的演唱效果。
。7)幼兒演唱歌曲。
2、唱唱跳跳:
。1)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如果你有一把小傘,你會在雨中怎樣表演呢?”
。2)幼兒表演。
活動七、數(shù)學《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ㄒ唬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能按照圖示列出算式。
2、能用準確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義。
(二)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片,貼絨算式;學具——鉛筆,操作材料,剪刀。
。ㄈ┗顒舆^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碰球。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這三張圖說了一件什么事?誰會用一個算式記錄這三張圖的意思?7加1等于幾?這道算題是什么意思?”
“現(xiàn)在算式的意思和剛才一樣嗎?誰能來說說算式的意思?”請把算式讀兩遍。
。3)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這三張圖說了一件什么事?誰會用一個算式記錄這三張圖的意思?8減1等于幾?這道算題是什么意思?”
“現(xiàn)在算式的意思和剛才一樣嗎?誰能來說說算式的意思?”請把算式讀兩遍。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看圖和標記做四道算式題;第三組——分隔點圖記錄;第四組——看圖寫算式;第五組——剪貼格子。
3、活動評價:請每組的幼兒分別講述自己的活動。
活動八、繪畫故事《小水滴的新家》
。ㄒ唬┗顒幽繕耍
1、能大膽想象并講述小水滴的新家。
2、嘗試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xiàn)小水滴。
(一) 活動準備:畫紙、筆。
。ㄈ┗顒舆^程:
1、欣賞故事《小水滴的家》:
。1)講述故事的前半段。
提問:“小水滴從媽媽的懷里掉出來,到了哪里?”鼓勵幼兒大膽想想,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2)欣賞故事“它和樹握握手”到“不見了”。
提問:“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它干了些什么事?”
2、畫畫“小水滴的新家”:
(1)“你能不能讓你畫的小水滴能跑、會跳、能看、還有表情呢?想象一下小水滴會落到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2)幼兒繪畫,教師適時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3)引導幼兒說說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
。4)引導幼兒將想象畫編成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5)欣賞故事結尾,聽聽故事中的小水滴最后怎么了。
活動九、語言:散文《風兒和我》
。ㄒ唬┗顒幽繕耍
1、理解作品內容,了解散文中擬人守法的運用。
2、會用語言、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體驗風和人們的關系,感受作品中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ǘ┗顒訙蕚洌
故事掛圖;散文錄音;和風兒做過游戲。
。ㄈ┗顒舆^程:
1、談話:“你見過風嗎?風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散文一遍,幼兒初步欣賞散文:
“散文的題目叫什么?聽了散文以后,你覺得怎樣?你喜歡這篇散文嗎?”
3、出示掛圖,幼兒一邊觀察,一邊再次欣賞散文:
“散文里說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你喜歡散文的哪一段?”
4、幼兒聽散文錄音,邊聽邊跟著念散文中的某些片斷。
5、組織幼兒繪畫《風兒和我做游戲》:啟發(fā)幼兒畫出在什么地方,風兒和我玩什么游戲。畫玩以后,鼓勵幼兒說一說。
活動十、音樂:歌曲《風兒找媽媽》
。ㄒ唬┗顒幽繕耍
1、能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2、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別人協(xié)作的快樂。
3、通過演唱歌曲,體驗思念媽媽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幼兒已欣賞散文詩《風兒和我》。
。ㄈ┗顒舆^程:
1、將歌詞串成一篇小散文,教師進行朗誦,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記憶歌詞:“風兒問過誰?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
2、幼兒跟著教師朗誦歌詞,初步體驗思念媽媽的感情。
3、教師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4、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哼唱歌曲。
(2)指導幼兒演唱歌曲:“風兒問過誰?(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指導:最后一句減慢結束)”
5、幼兒分組練習。
6、指導幼兒進行簡單的雙聲部合唱。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2315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