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學前思索過,這首兒歌整體上很簡單,三句的樣式基本上一樣的,剩下三句配合動作就會顯得很簡單了,但是上過以后,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我之前的想法過于簡單,孩子們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而且在語法上也還沒有這么深化。之前我的師傅石老師在教學前也和我說過,兒歌或許會有些難,可以適當?shù)暮喕幌,用孩子們日常說慣的話語編進兒歌,而那時的我對這事也只是半信半疑,直到現(xiàn)在上過以后我才恍然大悟,看來我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有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正如石老師所料那樣,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兒歌里比較繞口的詞語顯得難以接受,每回念就習慣性的用日常生活中的話來念,而我無論如何練習,孩子們還是難以改變。
當然,我覺得這個教學活動很不成功,在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有待改進,或許換個方式會有更好的效果。如果我采用的還是原來的教學方式,為了要讓孩子們學的更好,那在前面的部分就要有扎實的牢固基礎,我在先前部分的教學就顯得過于簡單,而且流程進度也比較快,所以導致孩子們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基礎部分不扎實,在接下來的部分就更不用說了,拼拼湊湊勉強念完。
不斷的自我反思,就能不斷的進步,我會堅持做到,并且通過這節(jié)語言課讓我又學到了一個知識點,很有用處!
小班下冊語言優(yōu)質課活動設計方案 故事《會飛的猴子》
小班匯報課《好朋友》課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68616.html
相關閱讀:小班語言活動:《小猴子做包子》教學反思
小班故事《云朵棉花糖》說課稿
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下雨的時候》活動反思
小班早期閱讀活動:我和小豬
小班語言教案:木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