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班)《好孩子不認性》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中班健康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班)《好孩子不認性》

  [設計意圖]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長頭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孩子的任性,用威脅和打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種方法能使幼兒暫時有所收斂,但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加強正面引導和教育使幼兒情緒愉快減少任性,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約束力。

  本次活動教師通過采用幼兒喜愛的“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在說說、聽聽、講講中,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懂得任性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在“應該怎樣做?”的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提高自控能力。以達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活動準備]

 。、“我要吃冰淇淋”看圖講述圖片36張。

 。、“應該怎樣?”任性教學課件。

 。、“誰對誰不對”教學課件、圖片及笑臉娃娃、哭臉娃娃36張。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

  2、能學會初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愿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壑仉y點分析]

  重點是讓幼兒知道什么是任性,任性是不好的行為,應該改掉這一毛病。難點是初步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愿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活動進程]

   一、通過看課件“濤濤、嬌驕、牛!钡墓适,讓幼兒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為。

 。、幼兒看課件,提出問題。

  三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他們是什么樣的孩子?

  什么是任性的孩子?

 。、教師小結: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歡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條件允許或不允許非要達到目的不可,任著自己的脾氣去做,并不聽從大人的勸告。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好的習慣。

  二、 在幼兒認識任性的基礎上,通過談話“怎樣做?”以此提高幼兒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1、提問:你告訴“三位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教師小結:在幼兒討論怎樣做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做一個聽從勸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 、通過看圖講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兒明確任性帶來的不良后果。

 。、幼兒每人一張圖片分小組自由講述,并學習概括故事的內容。

  冬冬由于任性遇到了怎樣的麻煩事?

 。、教師小結: 任性的孩子不但大家不喜歡它,而且還傷害了身體住進了醫(yī)院,任性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四、 鞏固知識,做游戲《笑娃娃和哭娃娃》。

  方法:通過看課件行為判斷《誰對誰不對》鞏固幼兒以上所學內容。

  在正確的行為圖片下方,貼一個小笑臉,反之,亦然。

  幼兒游戲后,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對錯。

  五、結合幼兒自身實際,不斷提高認識。

 。、請幼兒講一講自己任性的事情。

  在生活中,你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嗎?以后應該怎樣做?

 。病⒔處熥x幾篇家長來信,目的在于正面引導幼兒,自覺做一個不任性的好孩子。

  六、歌表演《好孩子不任性》。

  以自娛自樂的形式,讓幼兒感受不任性的孩子會得到很多快樂,保持愉快地情緒;顒咏Y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06916.html

相關閱讀:中班健康活動:套圈
心理健康活動教育設計 起床嘍
中班健康教案:足球小子
中班健康教案《小腳來運動》
中班健康教案:卡不住的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