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連環(huán)畫是一種新型的方式,非常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對于大班的孩子而言,語言能力在幼兒階段已經相當成熟,對于故事內容都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理解方法。
在實施《犟龜的故事》這一活動中,我先請幼兒回憶故事內容,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引導幼兒回憶故事中的人物特征,對話,在看看、說說中讓幼兒感受故事中各個小動物的心理特點,以及犟龜的心理特征,接著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所要繪畫的主題內容,并且給孩子們講了一些有關連環(huán)畫的內容,例如:連環(huán)畫需要封面、頁數等等,而且設計的畫面要鮮艷,讓人一看就知道繪畫內容;然后請幼兒分組合作完成,小組內相互商量討論自己的繪畫意愿,考慮到可能有個別孩子比較自我,合作意識比較弱,所以,我請小組長來安排這部分的孩子。然而當幼兒的作品呈上來的時候,我發(fā)現結果并沒有我預想中的那么好?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 幼兒的前期經驗不夠
以前在班級中沒有真正的開展過這樣的活動,只有在個別主題中的區(qū)域活動中有過這樣的形式,但范圍還比較局限,大部分孩子對于這樣的形式的了解還不夠,如:為什么要畫封面呢?為什么要加上頁碼呢?雖然在他們的活動中有所體現,但看得出之前教師給他們的經驗是不夠的,導致了“教師說什么,孩子就怎么做”這樣的一個局面。
優(yōu)質課促成長??中班語言《大餡餅》反思
科學活動磨課反思《禮物送給好媽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28491.html
相關閱讀:區(qū)角活動分析與反思:我設計的風車
中班科學《油和水》教案與反思
多種繪畫材料下的美術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洗衣機轉轉轉》反思
《有趣的風》教學診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