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天氣雖不是陽光明媚,但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卻都顯露無疑,各班分班開展了兩個教學活動后,家長和孩子們就都參與進充滿樂趣的親子活動中。首先,家長和孩子共同表演了親子韻律操《如果你們愛我就抱抱我》,這可是孩子們做小老師,回家教給爸爸媽媽做的,今天表演的更是特別的精彩,家長和孩子也體會到了親子間濃濃的愛意;之后便一起玩起了“太空船”的游戲,爸爸媽媽用廢舊長布條做成了“太空船”,孩子們在游覽了“太空船”后,便鉆進了“太空船”,最后又爬過“太空船”,大家的歡聲笑語回蕩在空中;最后,我們進行了親子搶椅子的游戲,對于這個游戲,家長和孩子都不陌生,都是從小玩到大的,我們這次是抱著孩子搶椅子,不僅增加了難度,更重要的是擴展了親子間的游戲,孩子和家長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整個校園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此次親子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交流和融合,也讓孩子懂得能將快樂的心情與家人共同分享,同時通過幼兒園引領家長與孩子同玩同樂,讓家長更好地走進親子教育,倡導親子互動,增強家園合力,共促幼兒成長。
新埭中心幼兒園 馬穎嬋
10月21日下午,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迎來了本學期的家長開放日。這是我自工作以來參加的第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為此我有那么點的興奮,也有那么點的緊張,就猶如孩子們的心情一樣有點起伏不定。在本次開放日活動中,我受益良多,在開放中快樂地成長著。
在本次活動中,我執(zhí)教了我班美術活動《彩色紙的故事》,這是一節(jié)美術美工結(jié)合的活動,在設計該活動之前,我們中班教研組進行了討論與探討,最終決定以這樣的形式開展活動。本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在于: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對剪貼畫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幼兒對幾何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等。因此,本次活動,以引導幼兒觀察、感知事物特征和事物之間的關系為基礎,以幼兒為主體,發(fā)揮、調(diào)動幼兒對剪貼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利用各種剪制的幾何圖形,進行創(chuàng)意拼貼作畫,允許幼兒大膽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給畫面進行裝飾美化,使畫面更為生動、美觀。
在課前,我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材料準備的相對較多,用意在于讓幼兒選擇的范圍更廣、更多。在課中我通過范畫的示范,從而讓幼兒進一步的觀察畫面,看看畫面中的小動物、花草樹木藏著什么秘密。通過認一認、找一找、想一想、做一做中完成本節(jié)課的預設。起初還擔心孩子們會因為家長來了會顯得有些興奮,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今天下午的課堂中孩子們十分得積極,舉手的小朋友特別多,至此也給了我這個新老師十足的信心。在我的一步步引導下來,孩子們也似乎基本上了解了本節(jié)課我們到底要做什么,在示范的時候,我僅示范了一個小動物,目的在于留給幼兒更多的想象空間與發(fā)揮潛力。在活動中,我盡可能的每名幼兒都考慮到,膽子小的幼兒我能大膽鼓勵他(她);不愛舉手發(fā)言的幼兒我鼓勵式得讓他大膽回答;
親子游戲《能干的寶貝》是我在中班家長開放日活動中組織開展的一個活動。在安排半日活動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讓孩子們進行一次“穿衣”的比賽,但是,考慮到天氣的變化,氣溫的原因,怕孩子們著涼感冒,所以就改變了活動方案。既然家長來了,也為了讓孩子體驗父母的不易和培養(yǎng)孩子愛父母的情感,就設計了活動《能干的寶貝》;顒拥哪繕耍阂,在家長和孩子的配合中,讓孩子給家長穿上上衣(事先通知家長都穿有紐扣的上衣)。二,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鍛煉穿衣的技能。三,讓孩子懂得愛自己的父母與家人,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分三組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一些孩子的能力比較突出,不僅很快的給父母穿上了衣服,還飛快的扣上了扣子;一些孩子只能是給父母穿上衣服,扣紐扣就顯得有些困難;一些孩子可能平時在家家長包辦的事情比較多,連給大人穿衣都顯得非常的困難,就不要說扣紐扣了。在看看家長們,我想平時能有這樣的享受和待遇的可不多,臉上的都是幸福和著急的微笑。幸福的是孩子不僅學會自己穿衣了,而且能給父母穿了。著急的是,孩子怎么穿也穿不上,父母也不管場合了趕緊的給孩子幫忙,任憑老師怎么喊都沒有用。一個活動下來,整個活動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活動是快樂的,但在讓家長、老師和孩子體驗到親子活動快樂的同時,也讓大家清楚的了解到每一個孩子自我服務能力的具體差異,更讓大家明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
快樂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在快樂中努力尋找教育的契機,是家園教育的共同任務,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41817.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頂紙杯
幼兒園親子教案《蘋果樹》
親子運動會游戲方案:花樣拍球
中班親子教案:沙灘樂
中班親子教案:快樂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