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主題活動:《運水》教案與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托班主題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背景

  結(jié)合孩子的興趣點及季節(jié)特征,我們開展了“有趣的水”主題活動,從最初的自由玩水到有選擇地使用工具玩水,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孩子們已積累了一些玩水的經(jīng)驗?紤]到應讓2-3歲的幼兒在開放的空間里,在豐富、適宜的環(huán)境中獲得自然的發(fā)展,我預設(shè)了“運水”活動,讓幼兒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運水,積累更多玩水的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嘗試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將大盆中的水運到小盆中,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有過玩水的經(jīng)驗。

  材料準備:①瓶子、小碗、小勺、水壺、漏斗、水桶等大小不一、種類不同,能讓幼兒運水的器具;②小橋三座(難易不同);③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小拖車、小推車;④布置小熊的家;⑤4—5個可裝水的大盆(2個稍大的作池塘,其他的作小熊家的水缸)。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師(出示小熊):剛才,我接到小熊的電話,它說:哎呀,不好了,今天我家停水了,天氣這么熱,可怎么辦呢?

  教師支持方式:順應幼兒、靈活應對(如:小熊家不遠處有一個小池塘,可它一個人拎也拎不動,你們愿意幫助他一起到池塘里運水嗎?)演示各種運水工具(大小不一的瓶子、小水桶、小碗等),提問:想一想,用哪些東西運水可以運得又快又多?

  2.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方法運水

  到場地后,教師把任務交待一遍,并讓孩子數(shù)數(shù)有幾個池塘,河上有幾座小橋?提醒幼兒需注意的規(guī)則:運水需走過小橋;過橋時,小心別把水潑了。

  觀察要點:

  觀察幼兒是如何與材料積極互動的,重點觀察幼兒選擇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盛水、運水。

  裝了滿滿一大瓶的水拎不動怎么辦?(引導幼兒用小拖車、小推車等)

  觀察幼兒是如何把水運過橋的。提醒寶寶整理運水工具。

  3.交流分享

  說說是怎樣把水運到小熊家的。小熊:謝謝你們,你們可幫了我的大忙(獎勵寶寶粘紙)。

  活動反思

  作為教研員,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解決教師在實踐中碰到的棘手問題?在“運水”活動中;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得到了一線教師的認可。

  1.托班的活動要盡量低結(jié)構(gòu)。在托班的集體活動中,常常會看到比較高結(jié)構(gòu)的活動,教師控制著活動的進程,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小年齡的孩子往往并不怎么感興趣。而在“運水”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沒有一個孩子游離在活動之外,這顯然和選材有關(guān)(貼近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但我覺得另一個原因還在于活動的組織形式比較低結(jié)構(gòu),孩子有機會自由選擇、能自主地參與活動,因為針對小年齡孩子的特點,我提供了很多大小不一、種類不同的運水器具、難易不同的小橋以及一些輔助材料(小拖車、小推車),讓孩子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在與豐富材料的積極互動中建構(gòu)新的經(jīng)驗。活動中,也讓我對托班孩子的能力有了更深的體悟。

  2.注重活動的整合。在“運水”活動中,我盡量考慮到了生活化、游戲化和情境化,創(chuàng)設(shè)了“幫助小熊運水”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盡情地玩,天性得以自然流露;顒邮沁\動、游戲、學習的高度整合,很難分清這到底是運動,游戲,還是學習?

  3.提供合理的“鷹架”。有效的“鷹架”教學不是成人告訴兒童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guān)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的主動學習。孩子可以自主選擇運水的器具,大膽嘗試不同的運水方法(拎著走、托著走、推著走、拖著走等),通過自身的主動參與、反復實踐和探索,體驗玩水的樂趣,積累玩水的經(jīng)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61483.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4幼兒園托班春季親子運動會
幼兒園托班主題教案:我愛我家
幼兒園托班整合教案——小貓咪
托班主題活動:果寶寶
托班雙語故事教案 《The wolf and the la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