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圓圓的東西》附反思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中班教學反思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生活周圍到處都有圓,初步了解圓和我們的關系。

  2、對物體變化形成的圓感興趣,樂意自己去嘗試、探索。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視頻一段。

  2、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墊板、彩筆、紙張、報紙、彩帶等

  活動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圓。

  1、請幼兒看幻燈片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圓的東西。

  看一看,找一找,你發(fā)現(xiàn)這里面什么東西是圓的?

  2、引導幼兒說說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圓圓的。

  如:家里、吃的、馬路上、活動室等

  3、尋找自己身上的圓。如:眼睛,嘴巴,膝蓋,屁股……

  4、游戲:小手變個圓、嘴巴變個圓。

  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圓,需要我們的小眼睛仔細去發(fā)現(xiàn)。

  二、感受圓的用處。

  1、啟發(fā)幼兒說說: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歡圓呢?

  2、看幻燈片二-------廚房里的各種各樣的圓形餐具

 。1)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

  這是廚房里的東西,認識它們嗎?是什么東西?

 。2)數(shù)一數(shù),李老師在廚房里找到幾件東西?

 。3)這些東西名稱不一樣,用處也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名字一樣的,叫餐具,為什么這些多的餐具都做成圓圓的?如果餐具做成方形或者三角形的,會怎么樣?啟發(fā)幼兒說出圓的用處。

 。4)教師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做成圓圓的,是因為圓圓的東西安全、好看,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探索不圓的東西變成圓。

 。1)一一出示操作材料,要求幼兒試試看:這些東西都不是圓的,有沒有辦法把他們們變成圓圓的。

 。2)幼兒自由選取材料,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把它們變成圓圓的。

  (3)幼兒互相交流用什么辦法把什么東西變成圓圓的。

  (4)請幼兒一起隨著音樂玩彩帶,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大家一起到戶外玩彩帶。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充分遵循“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的重要教育原則,選用了孩子們隨處都可以見到圓圓的東西,讓小朋友了解我們身邊存在的圓,孩子們在觀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了解圓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

  本次活動我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在活動開始部分,我以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趣。在幼兒欣賞課件中美麗的畫面同時引出問題:看一看,找一找,你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圓的?形象深動的課件符合幼兒形象直觀的年齡特點,有效的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欲望,起到了引發(fā)幼兒思維的目的。幼兒講述時,我不是旁觀者,一是“聽”。二是“說”。一聽孩子們在講述什么,了解它們的個體差異,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教育目標;二是找不說話的孩子講一講,鼓勵人人動口,積極講述。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了解圓和我們的關系。我準備了圖片、實物,以及為了更好幫助幼兒總結歸納前面所理解的知識內容,我還以圖譜方式。但考慮得有所欠缺,圖譜設計不夠兒化、直接形象,沒有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其實“小博士”所說的話已經是引導幼兒對前面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因此圖譜也是多余的。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和活動的積極性尤為高漲,他們能結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告訴大家生活中圓圓的東西與我們的關系,達到活動的重點要求。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操作材料,并分成四組,不同的材料體現(xiàn)層次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相應的材料,讓幼兒人人動手。根據中班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主動的學習和理解事物,對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這一年齡特點,在活動設計中,設計了根據幼兒猜想選擇試驗材料,讓每個幼兒親歷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為其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基礎;顒又形覒眠\用了發(fā)現(xiàn)法、觀察法、動手操作法相結合,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但對操作時間把握不夠好,提供給幼兒自己選擇實驗的時間和空間不夠長,但從從活動實錄中,還是可以看到孩子們愉快地情緒,較好的完成活動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65141.html

相關閱讀:《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
《祝福樹》課后反思
中班童話劇《三只羊過橋》反思
藝術活動《昆蟲音樂會》教學反思
中班美術教案《一片大大的樹葉》附反思